2017界•尚-第四届中国当代陶艺实验展览作品
来源:画悟艺术网 发布时间:2018-1-26 8:19:00
阅读:11016







特邀作品

韩美林《钧瓷盘》▲

潘鲁生《五彩妙语·之二十六》▲

刘巨德《大学生》▲

李正安《清荷》▲

何洁《殇》▲

张夫也《北极》▲

陈琦《鸟语花香》▲

任星航,刘红生《螭虎罐》▲

刘大力《一家子》▲

周海歌《荷风-2》▲

徐勇民《沉香》系列▲

陈小林《男·女》▲

吴鸣《六艺修身·书·数·乐·御》▲

何晓佑《烟缸+花插》▲

李霁《龙卷风-1》▲

郑宁《线溪》系列一 《线溪》系列二▲

王力克《缮》▲

曹春生《流金岁月》▲

李岗《杨门女将》▲

左正尧《九条腰》▲

黄焕义《瓷片故事》系列▲

陆斌《芬兰颂》▲

张润生《丝路-缶之茧妆》▲

邱耿钰《刘海与蟾》▲

吕品昌《捆绑的形体no.3》 《捆绑的形体no.5》▲

万里雅 《无题 2017-1》《无题2017-3》▲

张尧《青瓷01号》系列▲

李岱玫《手艺——朴》▲

章星《玖型》▲

宁钢《云海之间》▲

刘正 《自在——罗汉组画之一》▲

顾黎明《山水赋》▲

蔡玉水《巴黎印象之二》▲

白磊《大漠风景》▲

周晓亚《别了、武器...》▲

白明《古城窟-熵裂》▲

许雅柯《秋实》▲

周武《丘壑》▲

远宏《空山系列》▲

戴雨享《云开空自阔》▲

潘长学《雨后池上》系列▲

沈敬东《地雷》▲

吴永平《文化和艺术用了一种最快捷的方式》▲

王辉 《叠》▲

马一鹰《天·碟》▲

张宜《抚琴松下谈》▲

黄胜 《观山听雨》▲

刘木森《栖》▲

王宏昆《永远的记忆》▲

郭航《中国吉祥之避邪 黄毛衔鼠》▲

李宏文《M先生1》▲

吴昊《濠梁系列之七》▲
入选作品

卢巍 段玉洁《字母系列·J》▲

高大庆 《魔境-飞天》《风花雪月-大理印象》▲

张勇《凝结系列‖ 地久天长》▲

陈飞《心山水NO.39》▲

王亚韶《盘古 》系列▲

葛军、孙云生《伙伴》▲

谭开界《山色系列之一》▲

戚彧《空寂》▲

郑勇 许怀喜 曹易《一莲幽梦》▲

徐建明《山中独秀》▲

朱旭《砌与弃》▲

梁冰《四水归堂·系列之三十二 》《越·系列之三》▲

曲冰《鹅卵石》▲

李志宏《梦·唐》▲

李大壮《红绿彩狮》▲

冯忠民《重生系列之三》▲

王存 王志水《生命的力量》▲

刘颖睿《在云端》▲

赵兰涛《修德》▲

金贞华《方向》▲

王伟《坍·场》▲

李海霖《幽》▲

彭赞宾《物质的关系》▲


戴清泉 《文化印迹之龙门》▲

许润辉《痕》▲

于鞍宁《融》▲

杨志《山水意象之白黑》▲

李黎《骑手中的旗手之六-马去旗在》▲

王培蓓《印象格陵兰》▲

刘谦《淡然》▲

刘乐君《“雨滴”青釉方盘》▲

郑冬梅《蕾丝花》▲

蒋莉《转基因》系列▲

熊开波《华夏气韵》系列▲

袁乐辉《初夏》▲

栾清涛《山水印象》系列▲

张一《璧合》▲

李玉兰《青瓷花钵》▲

李闻雷《绵绵共生》▲

彭倩《斗笠》系列▲

阳蕾《风乐》▲

李增龙 《两仪》贰號▲

王京成《劳力者》▲

蒋辉煌 《印痕-记忆-5》▲

沈厉《游园语物》系列▲

胡敏 《寓言》▲

程禹卫《愿席》▲


冯澍《秩序》▲

俞杰星《荔波印象》▲

李小默 《梦之光》▲

赵昕《Life object 》系列▲

麻汇源《瓷之二十一》▲

董鹏《”包扎“系列之二》▲

崔久霄《山外有天空》▲

纪广远《融》▲

刘佩洋《思绪》▲

代振莲《白鳄记》▲

赵媛媛 《悲欢离合》系列▲

胡源鹏《域·象-1》▲

白泽平 《嬉娃》▲

吴建毅《物欲》▲

李瑞生 《雪霁图》▲

孙嘉羚《骸变》系列▲

党永田《霾》▲

雷佳《绽·裂也》▲

王翠捷《释》系列三▲

朱强《冬日的秘密》▲

林朗明《金白·涅槃》▲

李梦婷《春神句芒》▲

叶嘉洁《裹·器》▲

何鹏飞《器之肤》 系列▲

邱杨林《弥声》▲

曹成艺《重生》▲

刘士才《形态》 系列▲

裘娜娜《童志浮生》▲

孙宗雷《润玉留青》▲

高佳玉《方生》▲

卢雨梦 《望》系列▲

朱铭杰《游离》▲

王崇东《悠然天地间》▲

许晓政《共存系列-谦卑》▲

林松《那天我在无名山上系列四》▲

王晓林《末位》▲

周靖淋 宋姿熠《荒谬是个胎记》▲

顾晗 《繁衍·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