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的力量》——林容生、何加林、张捷、方向、陈林作品鉴赏会

2016-9-19  潮望艺术网


《清和雅赏》
面对一张宣纸、几尺绢素
画家像一个导演
点、线、面,色、墨
各种画面元素
就在那儿
静静等待你
把它们安置在最佳位置




《学术的力量》林容生、何加林、张捷、方向、陈林作品鉴赏会
——暨合肥清和堂开业庆典
时间:2016年九月二十四日下午三点
地址:合肥古玩城一楼128/129房(政务区天鹅湖路与东至路交汇处)
参展画家:林容生、何加林、张捷、方向、陈林
◆ ◆ ◆
古庐州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文化繁荣之昌盛,有丹青翰墨之雅好。
十年寒暑,归乡如故。清和堂携数位当代著名画家借故乡庐州、今合肥市古玩城一楼128/129房(政务区天鹅湖路与东至路交汇处)宝地,于2016年9月24日下午三点举办丹青雅集。清和堂同仁及各位画家老师在此恭迎各位良师益友前来鉴赏指导。

学术的力量
学术性应是学性和术性的辩证统一,就是在传统基础上学习(学性),不断研究、创新、发展而成为独有的方法(术性)。就中国画而言,学术性应具有创新性、思想性和超前性等特性。创新是中国画得以绵延发展的基石,没有创新性的创作只是一种技法意义上的重复,没有创新性就谈不上学术;思想性是画家要有自己的艺术主张,作品能体现出人文思想,能够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超前性,则说的是画家的创作要有引领性,有超前意识,不人云亦云,能启发后来者不断探索。
毫无疑问,只有学术性的作品、学者型的画家才具有收藏价值和潜力;只有学术性的作品、学者型的画家,才有可能在美术史的演变序列中获得一席之地。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从全国中青年画家中挑选了五位兼具学者型和学术性的画家,举办《学术的力量》中国画小品展。这五位画家多为博导、教授和博士,他们的作品均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邃的学术内涵,相信他们能给中国画带来发展,给收藏着带来价值。
——陈维平

参展画家作品欣赏:





林容生
1958年7月生。福建福州人。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专职画家,博士后导师。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笔画 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





何加林
1961年生,杭州人。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美术学博士研究生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主任,博士后导师。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客座教授,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杭州画院副院长。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张捷
字半白,一字钝夫,号奎庐、冏盦。1963年生于浙江台州。先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山水画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现代水墨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方向
1967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画作品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展优秀奖,参加“百年中国画展” 。





陈林
安徽合肥人。1986年入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学习;199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2000-2001年、2005年分别为美国中部华盛顿大学美术系访问学者;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为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工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院长,安徽省美协副主席。

阅读(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