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写生系列
2017-11-16 张红秀
张红秀,女,生于福建平和,现居厦门,职业画家。厦门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女子画会会员,中国写生俱乐部会员,福建省收藏文化协会会员,中华写生行会员。结业于中国美术家福建创作中心厦大艺术学院张立平院长、赵九杰导师、孙建平教授、王琨教授、麻显刚教授油画研究班。

参展:
2018年1月荣获“莆阳雅集”福建省新文艺群体油画作品专题展“优秀奖”
2017“书画贺新春迎新年”名家作品精品展。2017年5月福建省首届青年油画“东南风”进京展
2017年10月入选庆祝十九大.第二界福建省油画写生作品展。许多作品曾被全国及国外知名画廊购买及私人收藏
2016春花求实——第二届福建省中青年画家邀请展、第九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获优秀作品奖。

『视频』

羽化成蝶——张红秀

『”峰回路转、美丽平和“画展』










『作品欣赏』

文/黄永生
节选自黄永生<<画家平和大溪写生随笔>>

前年在顺昌华阳山上,与张红秀一起写生,当时她小心翼翼地写生,用小号画笔谨慎涂抹。忽然发现她的画面变得轻松,她开始注重整体的面面关系。以前作画,画家要告诉人家画了什么,现在她要在画面释放自己的情感,真情实感才是画面的主体。

写生不作正面回答,这是我前不久提出来的作画理念。针尖对麦芒总是两败俱伤,避实就虚是智慧选择。告诉人家画面有棵树,与其把树画得逼真不如表达对树的独特感受,树是自然存在,感受是心灵对树的反映。把那棵树抽取出来,画家在这里可能用上胡塞尔的“意向”概念,让那棵树成为画家的语言之树,画家笔下的“语言之树”再不是自然现象。每个人看到灵通山的色彩,看到灵通山的峻峭形状,我们只知道灵通山在那里很久了,却看不到它的存在,存在是理性的抽象。画家想借助语言探索灵通山的存在问题,在画面上描了再描,肯定再否定,反思又质疑,把情感挤进色彩线条中,审美不再是观察结果,审美延展到沉思层面。本质显露出来,画家惊叹自然潜藏的内在抽象,当心眼瞥见自然的私处,生命自我一下子迸发。

黄永生 2017.11 写于平和灵通山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