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红伟,我为西藏表情代言!
2019-07-31 庄红伟
画面语言的精神诉求

庄红伟藏族水墨人物之我见

子希/ 文





进藏途中,时常可见一群群磕着长头去拉萨朝圣的藏民。这不禁让我想起画家庄红伟。他们身份迥异,但都以虔诚之心,孜孜不倦地在荒凉沉寂处寻找信仰的精神高地。



庄红伟出生于书画之家,自小深受新安画派的熏染,苦心钻研国画笔墨技法。他的山水画,尽取古人之法,造型美,笔墨美,意境美,情感美,风格独特。2013年以来,庄红伟攻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新伦人物画高研班,跟随福建省美协副主席、厦门市美协主席王新伦导师学习水墨人物,凭借勤奋和悟性,在笔墨语言,意、形、色统一方面进步迅速。他笔下的水墨人物作品造型准确,布局有序,用笔简练沉稳,写实中兼有中国传统山水的空灵通透,尤其在藏族人物方面渐露头角,呈现出画面语言的强烈精神诉求。

《好日子》庄红伟 作

《好日子》局部





水墨人物创作中,画面语言是强烈情感的浓缩,只要那些真正使创作者本身所动的情感体验才能成为震撼或抚慰观者心灵的内在力量。庄红伟笔下的藏族人物,刻画精微,身穿肥腰长袖右衽长袍,颈带天珠项链,一手拿佛珠,一手拿转经筒,面庞安详宁静,眼神坚毅执着。信仰的力量刻在每一个男人、女人、老人和小孩脸上,他们是具象的个体,是现实生活中可亲可信的形象,更是千千万万藏民的代表,渗透着作者情感和意念的审美对象,是对当下浮躁现象的反讽、鞭挞,是坚守艺术净土的呐喊。

《弦语》庄红伟 

《侗族老人》庄红伟 作


作品《雪域人家》整体统一于苍茫丰厚的笔墨调性。画面中的藏民沧桑而坚毅,当双手奉上洁白的哈达,他的脸上呈现的分明是庄严、热切的祈盼。时光的无情,生活的甘辛,深埋在凹凸起伏的肌纹和黑白跳动的节律中,深深抿着的嘴角体现了坚韧不屈的民族性格。

《雪域人家》庄红伟 作





作品《马风旗前》《回望》以油画笔触交待了光影映照下的面部素描关系和整个形体结构,人物造型古朴生动,用线苍劲,焦墨皴擦、淡彩衬托,气韵相连,达到笔墨硬实厚重与形象沉毅朴实的刻画统一。画面中经幡迎着寒风飘扬,藏族男子回望远方,面容宁静、眼神坚毅,是回首走过的漫漫朝圣路吗?求佛的过程是艰辛的,只有经历过一步一长头,以虔诚之心用步履和身体丈量神圣的土地,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才会如此的从容祥和。

《回望》庄红伟 作


作品《高原风》采取素描人体结构,形象生动,轮廓鲜明,把传统山水绘画的表现技法巧妙地运用到人物绘画的表现上,以水墨唱主角的黑白灰的调子增加阴阳相背、明暗对比,表现出一种大气、雄强的笔墨气势,富有外在视觉张力和丰富的内在情感表现力。

《高原风》庄红伟 作

庄红伟在人物写生





生活在与世隔绝的高寒地带,远离文明世界,每天面对的是连绵无尽的高原、山脉,冷酷的山风,以及令人敬畏,生畏的大自然——但即便这样,庄红伟笔下藏民神色是平和的,一如既往地虔诚。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作品《圣山清眸》呈现了一幅电影慢镜头下的朝圣图,有的在转转经筒,有的伏地跪拜,有的双手合十,高举过头,有的双手合十,置于胸前,躬身俯拜,有的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上俯地。人物造型各异,结构严谨准确,排列布局富有层次感,表现了藏民淳朴感恩的精神状态。

《圣山清眸》庄红伟 作

《圣山清眸》局部





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达芬奇说过,“艺术家的心灵应该像照镜子一样自然”。在浮躁的时代语境下谈信仰、谈理想似乎是有些不合时宜,也似乎没有太多的人关心。因而面对西藏这一方净土,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的存在——而是信仰,是归宿。庄红伟不为现实诱惑所动,默默秉承一名画家的天职,始终如一坚守本心,夜以继日,勤耕笔墨,致力于“有筋骨、有温度、有道德”的人文题材创作。他以丰富多样的藏民形象入画,充分发掘出人性和佛性统一,用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为藏民群体塑像,为西藏表情代言,以生活的原生态映照出画家深厚、朴素人文追求的精神意向。如此,作品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艺术作品的灵魂、生命力也在于此。


《薪火相传》庄红伟 作

《射碧秀的汉子》庄红伟 作

《眺》庄红伟 作

《夏至·岜沙》庄红伟 作

《守望》庄红伟 作

《基石-红旗班组》庄红伟 作

《纸鸢》庄红伟 作

庄红伟



1972年出生,先后就学于安徽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新伦人物画专项研修班助教,福建省收藏文化协会字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现任职于厦门市文化馆(厦门市美术馆、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