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 漆线雕在彩扎工艺中的运用
2019-02-28 诏安县庆源号彩绸庄
摘  要
     本文提及漆线雕在彩扎工艺中的运用,浅析“庆源号彩绸庄”彩扎中对漆线雕的结合并进行各类彩扎工艺的制作,突出闽南诏安“庆源号彩绸庄”彩扎的独特性。罗列各类花灯、头盔、庙会等彩扎工艺品对漆线的运用关系,使历经千年繁衍发展的彩扎艺术在继承传统制作手法的同时吸收其他工艺美术的长处,并得以丰富和补充,填补了空白,挖掘全新的手法加以运用,彰显本地民俗文化特色,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内涵和把握全新的审美导向。 

关键词:漆线雕、彩扎、漆文化、漆材料、创新与发展

〈一〉漆线雕的历史文化状况  
1.大漆是中国特有的天然材料,漆工艺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已逾七千年,从河姆渡文化的木胎朱漆碗到清代的剔红、戗金,都是围绕中国人生活用器的文化基础发展而来。我们的先人经过几千年对漆工艺的磨砺,摸索出了丰富多样的特殊工艺形式,成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漆文化史。漆线雕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源于泉州,是闽南地区的汉族传统工艺。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
2.诏安彩扎与漆线雕的由来

漆线雕是古代的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是受宋元时期的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等工艺的启发而产生的,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清晚期逐渐成熟。诏安“庆源号彩绸庄”漆线雕工艺就是从这时发展起来的。诏安地方戏曲文化和民间宗教信仰十分兴盛,这使得漆线雕工艺成为了一门不可或缺的热门工艺。最早的漆线雕则被广泛应用于佛像雕刻中,以其繁复细腻的手法,将材料大漆、瓦灰、桐油混合敲成泥,由原来简单的绕线、雕、刻发展到盘、缠,堆,雕、镂,干后再刷上固化透明漆,然后上漆干后安金箔,等十多种纯手工工艺流程,大大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形式。独特的制作手法达到了情与理的完美结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形成其特有的审美样式。而作为汉族民间手工艺的彩扎,亦同样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相传早于唐代,致公师首倡结彩,后渐盛行。通过其历代艺人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技艺删繁就简,扎制各类飞禽走兽,戏曲故事,直至宋代发展鼎盛,技术日臻娴熟。明清以降,此工艺迅速发展。至新中国成立后,创作题材渐趋丰富,彩扎工艺更具鲜活的表现力。今日的彩扎,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不拘程式化,往往百花争妍,体现包容和开放,取长补短,力使艺术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地更为完美,止于至善。

〈二〉诏安"庆源号彩绸庄"彩扎工艺对漆线雕艺术的运用

诏安"庆源号彩绸庄"始创于清代,以其彩扎艺术做工多样及庆源先辈严谨制艺的态度而享誉漳南。改革开放后,文艺渐兴,彩扎工艺亦渐趋兴盛,庆源号本着细腻的制艺精神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主旨,广泛应用大量的传统手工艺技法融入彩扎之中。漆线雕艺术的运用则为其中一例。"庆源号彩绸庄"传承人本着大国工匠的精神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在传承先辈优秀制作技艺的同时进行一系列探索。今把彩扎作品运用漆线雕的制作流程大致概述:
1、漆线雕在制作各类彩扎神像头盔的运用
例彩扎妈祖等神像头盔,先选好纸板、胶织布、丝绸、藤纸为原料,并熬制骨胶等混合粘制纸板,压平几日可用。头盔的设计图样成形,裁剪、镂空。用捲好的藤纸铁线扎作外边纹样圈,后运用漆线在原有白描图式上加以雕、堆、绕、盘等计十多道工序完成。然后上漆,贴金箔结束。在把其配件组装,加以绒球、珠球、金丝银线等完成头盔作品,力求典雅端庄,堂皇大气。 

妈祖头盔

2、漆线雕在传统花灯制作上的运用
        花灯制作首先选做竹片,铝线扎藤纸,扎出花灯造型。后粘贴丝绸缎、绫等,描出纹样,粘以金丝银线。再运用漆线雕手法走线,可配以书法,国画,综合剪纸、剌绣、珠球、蕙须、灯光,可使作品更増立体感,效果出彩,更具艺术感染力。

传统彩扎花灯制作

现代彩扎花灯(彩扎为底、漆线雕装饰)

3、漆线雕在各类庙会彩扎的综合运用
         庙会在闽南地区保留的相对完整,故于各类庙会便需大量用到彩扎技艺,以此丰富节日活动的同时增添其观赏性和艺术性。诏安梅岭镇甲洲村每逢九年举行一次大赛祈安盛典,百年庆源号则需为此置办各类彩扎用具。诸如为其制作四米高的观音大士则需应用到漆线雕的手法,在模型彩扎绘制后便可在其衣着服饰上进行漆线制作。同样,彩扎各类古装戏剧人物尪仔棚、门神、水灯砵,龙虎狮象等,亦可在此处尽显功夫。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并用新法,可更富美感,金碧辉煌,光彩照人,基于此,以致使人远想概然,古之情俱生。

观音大士(彩扎为底、漆线雕装饰)


〈三〉彩扎文化的价值取向

        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彩扎艺术并没有随历史的变迁而退出历史舞台。究其原因,在于其历代艺人矢志不移的传承,并在艺术品创作过程中能得以不断完善。本身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新鲜血液的融入,方可历久弥新。对于彩扎文化,有必要在今天重放异彩,其意不仅仅是节日所需,亦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彩扎融入漆线雕艺术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源号彩绸庄”本着继承发扬传统技艺的同时,将不断探索新的创作样式,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在艺术价值。

 结语
谈及民族传统文化,基于乡土情结,本便有道之不尽的言语,作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更应当本着大国工匠的精神去对待自己的每一件作品。纵精雕细琢而耗时,仍当矢志不移地去坚守着那份纯真的信仰。彩扎艺术在今天有着其特殊的魅力,主要在于能把传统的东西更为系统化地去创新与发展。漆线雕工艺的融入为传统彩扎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两者之间,今时今日得以互为并用,正是新的审美价值集中体现。中国人,需要这份情结,也希望能够更好地去传承而不至于被历史的劫灰所湮灭。也许,这正是历代庆源先辈所提倡的入古出新,传承有序吧!它在商业经济浮躁的今日,给人以精神上的怀念与寄托,这正是传统文化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和意义,也启示着后来者当怀有不忘初心,饮水思源的本质。努力创新,传承发展,追求真、善、美,彰显民族特色,是时代所需。愿得后来者能继续接力,为融入漆线雕的彩扎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诏安县志》1997年版第二十九卷第二章第四节“工艺美术”
2. 《从河姆渡走来——2006 年中国现代漆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扬州高峰论坛论文集》
3.《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七期77页“传承百年的庆源纸绸庄”
4.《民间灯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二十四页

论文作者:林养生  
手机:13459660428
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书画委员会会员
国家剪纸高级技师(聘任于诏安县老年大学任教剪纸班)
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福建省美协会员
      福建省民协会员
      福建省指墨委员会理事
      漳州市书协、美协会员
      诏安县指墨研究会副会长
诏安县政协委员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彩扎项目传承人
诏安县庆源号彩绸庄第四代传承人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南诏镇中山路68号(灯笼街46号)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