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笔人物画方面的研究与创作
2017-10-25 余键
我的工笔人物画方面的研究与创作
我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是在中国美术学院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教学体系影响下发展而成的。以习古为主,在导师的指导下,临摹壁画粉本、传统院体工笔画作品、近现代著名工笔画大师的作品以及写生,创作等等,锻炼扎实的造型基础,精进技艺和艺术创造力。
在从事国画专业教学和艺术创作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应在形式内涵上找到具有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以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作了多方面的尝试,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尝试,逐渐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形式语言。
内容方面,我主要以表现人物为主,融入花卉植物等象征性符号元素,表现女性人物形象,表达作为女性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种种感受。与现代唯美、精细、典雅的女性形象不同的是,我更多地试图去挖掘人物的内在精神,试图让观者在面对画面形象时,能够感觉到人物(其实多表达的是自我)当时当下的精神状态,而不是一个徒具空壳的“人”而已。在工笔画创作过程中,我体会到如果过多地关注技法本身时,人物的灵魂气质会随着精细的描摹点染而弱化,在技法层面因为经常会占据画家大部分的精力与时间,而常使转瞬即逝的人物的“气”,难以留驻画面,使得作品最后效果常是虽笔法色彩精细耐看,但却显得比较呆板。所以我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手法在学院教育的技法基础下,作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比如不再过多注重细节精细工整的渲染刻画,取而代之的是略显写意的运笔方法,在个人心境和性情的引领下,较为感性和随意地点染堆积等,希望通过类似意识流的绘画方式抓住“神”韵。在色彩渲染方面,颜色的开阖更大,补色常并置使用,并融入水墨语言,以求获得更为丰富,更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因此我认为,我是以文人画的意识进行工笔人物画创作的。
但这种创作方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整批画的效果较为类似,风格较为雷同,对深度的挖掘不够,过于个人符号化等,过多地关注自我也会显得作品的内涵尺度不够,缺乏历史感与文化气质。跟中国画深厚的文化传统连接不够,在构图与形式感方面,缺少一些形式美感,画面太满,稳定感不够,形式变化不多,应多挖掘构图、形式语言的表达。
在当今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工笔人物画受到来自东西方各种艺术思潮,各种观念,流派,技巧的冲突影响下,接下去的工笔人物画创作与研究,我更加需要悉心感悟,深刻认识,更为系统和深入地学习。应在内容题材,创作形式,风格技法上做多方面的探讨和尝试,如点,线,面,墨,色,形及各种元素的组合和搭配,线条的经营,笔墨的把握,色彩的配置,构图的匠心,画面肌理的处理,多种绘画材料的交错与综合使用等。对技法,技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拓展,使形式意味更加强烈浓厚,工具材料的性能更好地延伸与发挥。在自身审美感受基础上,对自然物象进行概括,取舍,提炼和升华,通过各种艺术途径去进行中国工笔画本体结构和现代语境的探索研究,努力尝试工笔人物画的意向表现,将传统工笔表现与写意画的用笔用墨及设色手法等有机结合,“以意赋彩”,“以形写神”,“写意传神”,达到“象外之意”,“意韵无穷”。注重审美境界与心灵图景,使线,色,意象,形式,手法成为有机和谐的组成,达到心灵与技巧的融合。在形式意蕴上试图将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的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其中,以及借鉴东西方优秀的艺术表现形式,吸收西画写实造型之长处,保留东方审美之独特神韵。在主题上更加紧跟时代,回归生活本身,更多关注现实和社会,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真实感悟,有感而发,创作出能产生时代共鸣的优秀作品。更加关注作品内涵方面、人文精神方面的表达,更加注重意境的表现,使画面显得更有深度,更为感人。
希望在今后的创作研究中,立足传统,紧跟时代,纵观古今,涉猎中外,坚持以开阔的视野及独立的审美精神为创作指导,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进一步提高艺术修养,锤炼完善自己的艺术语言,追求心,神,灵,智完美融合的精神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