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术追求
2020-12-31 杨荣孙
杨荣孙简介

杨荣孙,男,1970年生于福建省浦城县。1992年毕业于武夷学院美术系。2002-2005年在厦门大学油画系进修。2009-2011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主要课程班(油画)。2011--201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壁画学会联办、第三届壁画高级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张定钊东方油画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平市美协副主席。

重要参展:

2020年油画作品《语境》入选第九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

2020年油画作品《惊蛰》入选2020·第二届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

2020年油画作品《脊》、《昔日梧桐引凤凰》、《卧睡溪边待春来--2》入选“可见之诗”·第四届全國油画风景展(2020)其中《卧睡溪边待春来——2》获学术奖(最高奖)

2019年油画作品《老房一-三堡》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获进京展

2019年油画作品《老房一-三堡》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福建省美术作品展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福建省作品选择展,获优秀奖(最高奖)

2018年作品《双凤》入选2018年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获优秀展。

2018年在厦门大学美术馆举办“青鸿.灵语·杨荣孙油画作品展”

2016年作品《乡音野律》、《盼巢归》、《老房--11》参加学派与传承《2016·中国写意油画学派首届优秀青年艺术家“凤凰奖”作品选展》

2016年作品《雨后老宅似铁铸》获“印象武夷”2015首届全国青年油画家武夷山写生季作品展获学术奖

2016年作品《桂花何年再飘香--2》入选”文脉传薪“2015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

2015年作品入选“西游漫记”

2014年作品《里村大夫第》人选“丝路之情”福建省当代美术精品大展暨第12届全国美展福建省作品选拔展

2012年作品《老房--1》入选《中国·鄂尔多斯美术作品展》---蒙古国国立美术馆

2012年作品《我的躺椅》入选《鼎新华南·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广东省美术馆

2012年作品《村落》入选《福建省教师优秀美术作品展》荣获三等

2012年作品《惠女渔市》入选《2012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

2012年作品《老房--3》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2011年作品《我的躺椅》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

2011年作品《我的躺椅》入选《福建省第六届青年美展》荣获二等奖

2011年作品《与艳阳共舞》等入选《福建·湖南当代艺术邀请展》

2010年作品《窑洞人家--1》入选《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10年作品《鄂尔多斯风景》等入选《鄂尔多斯风情油画展》

2010年作品《艳秋》等入选《海峡两岸·福建南北青年油画家作品展》

2010年作品《初冬》入选《研究与超越·第二届中国小幅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9年作品《舞秋》等入选 海西风骨《福建实力派青年画家作品展》

2008年作品《风景》入选《福建省第十二回东海浪(新人新作)展》

2007年作品《荷》入选《首届福建省教工美术展》 

2000年作品《种子·奉献·精神》入选《全国中小幼美术教师书画精品展》荣获金奖

1994年作品《闭·关·门》入选《福建省第六届教师美术、书法展览》荣获三等奖

主要发表:

《中国油画》、《创造教育》、《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海秋季艺术沙龙》。

主要代表作:

《大地肌肤系列》

《河边风景系列》

《盛荷系列》

《窑洞人家系列》

《老房系列》

《武夷岩韵系列》


我的艺术追求

文/杨荣孙

《惠女渔市》70x245cm

2012年 入选《2012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

我的艺术追求大至经历过这么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描摹(大学毕业至2002年),基本上是对物象被动描摹。第二阶段是对画面语言形式美感的追求(2002至2010年)。这个阶段对所有画种的形式美感都有兴趣进行研究分析)。第三个阶段是如何运用语言表达立意(从2010开始)。


《庚子•初》140x160cm

我的作品重视绘画语言的运用,重视构成的美感,强调绘画语言对立意的表达。我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现场写生创作,没有一般意思中的写生只有创作的概念。首先是要有立意,艺术家首先是情感丰富的,艺术创作是情感表达的需要,只有感动自己的东西作品才有可能打动别人。创作时我会先花时间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活、环境等,这些都有助于自己对画面产生立意。其次我会反复勾画速写,勾画速写的过程是和物象进一步交流沟通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深化立意完善构成表现的过程。再具体创作。在产生立意有了好的构图后再开始在画布上创作。具体创作时当然又不是复制速写而是对物象的情感深化与语言的具体表达,追求现场的鲜活性。

《我的躺椅》70x160cm

2012年入选《鼎新华南·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

广东省美术馆

2011年 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

中国美术馆

2011年 入选《福建省第六届青年美展》

荣获二等奖


在艺术创作时尽量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尽量避免用前人、别人的艺术观念艺术样式去套自已的画也不要用自己的习惯和经验去套画。我的艺术创作追求“写意”。“意”是艺术家的灵魂也是作品的魂,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有灵魂的。“写”是手段是艺术家真情的流露和抄描不同。


心物交融·抒情达意

文/张定钊

图片

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根据所描绘的对象的不同又分为:静物写生、风景写生和人物写生。一般的写生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作为绘画技巧的练习和提高;二是从自然和生活中汲取灵感,为创作搜集素材。自从上个世纪欧洲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直接到大自然中去描绘瞬间即逝的光影变化,写生就此受到了艺术家们和无数热爱绘画者的推崇。然而,大多数的人(当然也包括艺术家)所做的油画写生仅仅停留在对对象的客观描绘上,有的还描绘得相当的逼真,可以说是“忠实的再现”了对象。

《老房--2》60x140cm

《老房--3》60x140cm

2012年 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7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当我们面对杨荣孙的这些油画写生作品时,却使人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情怀!无论是他的《被遗弃的家园》系列、《老房》系列、还是《窑洞》系列,画布上那饱含韵律和节奏的纵横笔触、讲究平面变化和现代构成的画面章法,还有经过画家高度提炼和概括的丰富色彩,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大气、厚重。

《老房--4》60x140cm

《老房--6》60x140cm



在那组《老房》系列里,杨荣孙采用的大多为横式的宽银幕构图形式,运用厚重而单纯的深色来描绘这些饱含历史沧桑和人文内涵的中国老民居,确切一点讲就是福建闽北的老民居。他没有运用细碎的笔触,而是改用宽大粗放的用笔;没有拘泥于细节的深入刻画,而是将对象的特点和自己内心的感受,运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手法进行重塑和表现。他的这种重塑和表现不仅不受对象的真实形象所局限,而是采用了一种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方法,即中国绘画的写意手法。


《老房--14》70x180cm

《老房--15》70x160cm

在构图方面,杨荣孙非常注重画面的构成:例如《老房1》、《老房2》、《老房8》、《老房9》里,他不再追求西方油画常用的三维立体空间的表现,而是将房子的屋顶和结构都处理成平面的效果,形成一种富有装饰感的形式美。正如马蒂斯所说;“绘画是一种表现。画家不用再从事于琐细的单体的描写,摄影是为了这个而存在的,它干得更好,更快……我们对绘画有更高的要求,它服务于表现艺术家内心的幻象。”的确,杨荣孙在写生时,对物象在造型上更趋向平面化,色彩和造型也更具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了绘画语言对情感表现的作用,以达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效果。


《老房--三堡》140x200cm

2019年 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获进京展

2019年 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福建省美术作品展,

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福建省作品选择展,

获优秀奖(最高奖)



《窑洞》系列的构图则采用的是油画风景中较少见的竖构图。他是先立意再构图,从物象中抽取出能够表达立意的点、线、面、形和色等绘画元素进行重新组合构成;而色彩则对西方油画各种流派进行广泛吸收、博采众长,使其服务于自己的立意。《窑洞》系列每一幅的色调各不相同,有的色相对比柔和,有的色彩明亮活泼,还有的则淡雅丰富,但都又统一在各自不同的色调中,充分显示了作者良好的色彩修养和对色彩的驾驭能力。在造型处理上,他并非照抄照描自然物象,而是将客观的自然变成胸中的自然,心物交融;再把胸中的自然变成画布上的自然,实现了“神遇”和“迹化”的过程。同时他把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情感,运用抒情写意的方式恰如其分地进行了抒发和宣泄。

《窑洞人家--1》180x70cm

2010年 入选《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

中国美术馆



在阅读和欣赏杨荣孙的油画作品时,人们常常会被其中所透出的独特气质所打动:这里不仅有真诚,有激情,还蕴含着善和美!在这里我想谈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杨荣孙开车陪同我们夫妇一起去闽北山区采风。山道弯弯,车子顺着盘山公路也不知转了多少个弯,突然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住了;我们正在纳闷时,就见杨荣孙从驾驶室里探出头去问正在路边的一位上了年纪手提着大包袱的老妇人是否是去前面的村子?得到肯定答复后他立即招呼老人上车,告诉她我们也去那儿,顺路可以捎上她。老人上车后还问要付多少钱?杨荣孙直说“不要钱!”一直将她送到了村口。后来他告诉我们:这样的事他经常做,只要他遇到。从这里我也看到了他作为一名真正艺术家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善良、真诚和大气!这正可谓是“画如其人。”


《窑洞人家--3》180x70cm

人们常说“艺贵创新”、“笔墨当随时代”。那么,何为油画的时代感?如果我们固守西方原有的一套写实模式,或是照搬国外现成的当代时尚的种种表现形式,那都只能是拾人牙慧,这是死胡同。只有当我们立足于自己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地上,才能使自己的艺术之树根深叶茂;而只有当我们将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有机地融入艺术作品中,这才会使你的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生命,焕发出别样的丰彩!杨荣孙正是在这条艺术道路上努力探索前行着。

《徽韵--1》60x50cm

杨荣孙对艺术的勤奋、执着和努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他的多思和不懈追求,使他的油画作品在众多的油画中脱颖而出,成为让人过目难忘的佳作。他还年轻,前面的艺术之路还很长;他有很大的潜力,其艺术前途不可估量。我期望他能继续探索,并殷切期待着他能创作出更多的油画佳作。

作 品 欣 赏

《语境》120x100cm
2020年入选第九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

《惊蛰》150x150cm
2020年入选2020·第二届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


《卧睡溪边待春来--2》150x100cm
2020年 入选“可见之诗”·第四届全國油画风景展,
并获学术奖(最高奖)

《昔日梧桐引凤凰》150x100cm
入选“可见之诗”第四届全国油画风景作品展(2020)

《双凤》100x120cm
入选2018年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
获优秀展。

《桂花何年再飘香--2》70x160cm
2016年 入选”文脉传薪“2015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
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


《初冬》60x70cm
2010年 入选《研究与超越·第二届中国小幅油画展》
中国美术馆

《殇迹》90x180cm


《北岩井后》70x160cm


《武夷岩韵--元宝山》100x200cm

《武夷岩韵--九曲》160x320cm

《武夷岩韵--莲花峰1》120x100cm

《武夷岩韵--莲花峰2》120x100cm

《武夷岩韵--莲花峰3》120x100cm

《武夷岩韵--棋盘峰》120x100cm

《武夷岩韵--三姑峰》120x100cm

《武夷岩韵--桃花岭》120x100cm

《临风》120x90cm

《碧龙源》120x200cm


《小密粟园》100x150cm


关于“画的有意思”
文/杨荣孙
画要画的有意思、意趣、意境、意味、意义;
意思:1艺术家的艺术主题-即立意新颖别致、意蕴深刻!
2艺术家采用了有意味、意趣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其处理手法有独到之处,表现在技巧、技法和画面视觉形象等具独特性的精彩!
我目前追求的艺术方向,应该是“画的有意思”,首先是从精神层面的思考,所画即所想,每张画都应是“新”的,新即与之前所作不同,有明确的立意。这就需要用心、用情去体味所表达的物象;每个物象也都应该是被物化、被情感化,是被拟人化、有鲜活有生命的;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生长出来的形象。精神层面的东西需要修心,练自己的修为,每个人的生活履历、生存环境、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都决定或影响自己对自然、社会、物象的看法。艺术家是个性化的群体,在创作时就是要将自己内心感悟、体会表达出来,立意的深刻与否直接体现艺术家的修养高低;人心无限大,修炼也无止境。
“画的有意思”还在于艺术语言、艺术手段的趣味性和技法的贴切性。物象是生成的,技法和艺术语言也是生成的;是因为有了精神的物象,每次的“意”都不同,所以表现传达特定的“意”“神”的手段与技法也自然是不同的。
当下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相机、摄像机、电影、电视、电脑、多媒体等媒介都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可视形象,绘画作为一种记录性功能的特性已大大的降低,所以以把画得像为目的追求也自然就没那么重要了,但绘画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作为表达艺术家精神载体和手段不会消失;着眼于绘画作品的功能与表现手法受到了由于技术革新带来的新兴艺术门类的代替和冲击,我们应该重新思考绘画的出路,找到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差异性,将绘画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充分挖掘出来,发挥绘画的优势和长处。
修心、修技对艺术家来讲是永恒的主题,如古人曰“师人、师心、师造化”的历程不会变,“师人”就是应该熟读古今中外美术史,从中汲取养分,和自己的老师、朋友、每个接触的人中汲取养分。“师心”就要不断的勘探自己的内心,慢慢的认识了解自己,并常阅常听其它艺术如文学、诗歌、音乐、哲学等和心性相关的一切东西;修炼内心是漫长而艰苦的,是苦修,常言道:“修什么样的心得什么样的果”。“师造化”即创造演化,师自然大道,观自然察内心,自然界无比的丰富多彩,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以可觉的形象做为表达内心的载体,平时多注意观察,产生体会;观察时要用心用情、要将自己情感融入自然。自然的养分是无穷的,不可“视而不见,见而不思,思而不得”。
自己的绘画是表述自己的内心的,心、景、境都在变,所以每张创作就自然而然应该不同,要达到这点就必须做到不能用同一种技法、手段、习惯去表现每张的作品,不可将习惯当成是作品的风格,所谓的不同首先应该是精神层面的不同,由于绘画的语言元素中的点、线、面、形、色、肌理都有其特殊的表情,各元素在不同的艺术手段的组织中又会产生不同的表情。所有的艺术手段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内心,所以从产生创作的欲望到为表现这种欲望的手段都是不同,这样创作出的作品也自然是全新的,于是在创作每件作品时才会那么束手无策,那么胆战心惊,需要全神贯注如狮子搏象般用尽全力,这样的作品才是“画的有意思”。
 2020.6.6下午

《五天里盛荷--6》70x90cm

《五天里盛荷--8》88x98cm


《五天里盛荷--11》90x90cm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