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书画,觉醒的“绩优股”
2017-11-19 沈耀明
诏安,依山傍海,位于漳州最南端,地处闽粤交界,有“福建南大门”之称。自唐代以来,诏安书画之风便长盛不衰,名家辈出,有“诏安画派”之美誉。当代的漆画大师沈福文、原中国书协副主席林林、台湾十大画家沈耀初等,都出自该县。1993年,诏安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2009年和2011年连续两届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绘画)之乡”。本期《鉴赏家》,记者将走进诏安,探寻诏安书画“背后的故事”。 
  浓厚的书画气息弥漫在这个小小的县城中。在诏安,记者得知,很多当地人,不管其家庭环境如何,从出生开始便被书画环境熏陶着———除了时常向书画家“讨要”书画作品挂在客厅作装饰外,逢年过节给亲朋好友赠送书画当作伴手礼,也是件“平常事”。可以说,在这个县城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几乎家家有书画的传统。城乡阁巷、鹤发垂髻,痴迷者众。 
  在这种环境下,诏安能培养出多位书画名家,似乎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诏安县文化馆馆长许伟林告诉记者,当前,诏安籍中国美协、书协会员有22人,省级美协、书协会员有89人。从诏安走出的名家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比较知名的有林林、沈福文、沈柔坚、沈耀初等大家。 
  除了名家辈出,诏安的书画行业,也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据许伟林透露,当前诏安共有画廊40多家,专门经营文房四宝、书画裱褙和加工红木框的店铺100多家,专业书画艺术培训班20多个,书画产业从业人员共达3000多人。其中,沈耀初美术馆还被评为“中国22家书画名家名馆”之一。 
  家家挂书画,过年送书画 
  传统 
  如今诏安书画已成为收藏市场的一支强劲队伍。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直至上世纪90年代,在诏安,“书画艺术之乡”这块金牌还只是被当作一项荣誉,人们并不知道它还有经济价值。当外地水平相当的画家作品能卖到每平方尺几百元时,诏安那些屡在全国获奖的作品却都沉睡于书柜。由于资金缺乏,许多书画家更是无法办展、进修。 
  改变从2000年开始。当年9月在诏安举办的“首届书画艺术节”,被认为是当地书画艺术迈向市场的里程碑。在这届书画艺术节上,举行了诏安首次书画作品拍卖会,获悉消息的省内外书画家、竞买者以及新闻记者、群众纷纷赶来参加。最后,参加拍卖的72幅作品中,有62幅成交,成交额达104.6万元,其中已故旅台画家沈耀初的两幅作品,分别以32万元和42万元落槌。 
  “拍卖会的成功,不仅让诏安人看到了书画市场蕴藏的经济价值,更唤醒了诏安人以此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识。”许伟林说,这批人致力于培植书画市场,发展书画产业。到现在,诏安一些画廊和书画经纪人还奔赴异地发展,把画廊开到深圳、厦门、漳州等地。同时,外地画家也看到了诏安书画市场的潜力,纷纷前往诏安“淘金”———他们举办画展、书画拍卖会等,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发展 
  正在从艺术走向产业 
  市场 
  诏安书画成“绩优股” 
  随着诏安书画市场的觉醒,诏安书画的收藏者也越来越多。一位当地的藏家告诉记者,他在8年前开始投资购买诏安县几位老画家的作品,现在价格涨了近10倍。据该藏家介绍,当前,该县不少书画收藏家都已投身书画市场———他们不仅经营本地书画家作品,还经营国内各地名家作品,并频频到福州、上海等地参加拍卖会。“年成交额在3000万元以上都是很保守的。”该藏家说,如今,书画收藏在诏安县俨然已成了“绩优股”。 
  诏安收藏家协会会长沈耀明告诉记者,之前书画家市场观念较为淡薄,加上没有形成完善的书画交易市场,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书画艺术一直没有走出“象牙塔”,许多作品只能沉睡在书柜里,或被作为馈赠礼品。 而眼下,随着收藏市场的崛起,那些“沉睡”的作品,有些已成为最宝贵的财富了,“不管是从精神上讲还是从物质上讲”。 
  书画艺术市场的活跃,也让诏安的书画家和书画经纪人看到了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前景,他们积极探索拉长链条的新路子,在闽粤边贸城开辟旅游工艺品市场,经营书画艺术品和工艺品,同时也组织书画作品外出参加各种展览、展销会,有力地推动了艺术与市场的对接。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