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美来的彩色空间
2019-09-08 施美来
施美来,福建晋江人,笔名:米莱,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油画协会会员,泉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市美术家协会会员,2010年进修于中央美院。

施美来作品《瓜瓞连绵》、《丰收之后》、《年货》分别在山东省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齐鲁风情油画展上获奖。

作品《古风留韵》入选福建首届油画写生展。

《岁月回眸》入选18届山东油画新人展。

《芙蓉花开》获得首届印象武夷全国青年油画家优秀奖。

多幅作品刊登在《中国艺术》油画专刊。

2016年作品《米之光,梦之翼》入选厦门新海丝梦啟航。

2017参加“映画集美”央美校友绘画作品展 

2017《都市夜归人》“特邀”参加北京:中国油画院“福建省青年油画展”

多幅作品被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2017年作品:《清风习习,纤纤弱女》参加福建省油画写生作品展,获得了“优秀奖”。

2018应邀参加:第十三届《她的彩色空间-世界女艺术家联展》

世界女艺术家联展在上海合影

初识美来油画作品,不易看出是位外表柔弱的画家。从艺术心理学角度看一位画家的内心世界,作品是最直接的展现。形为骨,色为魂,绘画艺术的表达,离不开形与色的核心要素,油画语言更是如此。

美来的作品风格更趋向于当代,这与她所受的教育,当下艺术风格有密切的关系,更与她内心的追求水乳相融。三角形、曲线与直线搭界构成了她的形的世界,她的画更趋近心理层面,形则趋向于抽象语言,越接近内心的表达。

热抽象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即是典范,他认为从具象形的转化到抽象形的语言过程,揭示的艺术形式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即是从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运用点线面的纯语言形式,表达节奏的情绪及心理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的再现,即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感受、转化的过程。

记得在德国柏林曾经看到犹太人博物馆,建筑师主要运用的语言就是不规则三角形,不同的三角形的重复,不同空间的转化。甚至,外光的摄入,都是以三角形元素为载体的。

建筑师想表达什么呢?他就是想运用这一典型符号,展现当年二战期间在夹缝中生存的犹太人遭遇,那一点对生存的渴望便支撑起整个群体的存在。形式语言是心灵对生命感受的转化,是艺术家对自我生命的叙述。

美来的作品从形与色的组合来分析,是矛盾冲突的过程。强烈的形的符号语言与充满激情或弥漫似水柔性的语言形成极大的反差,看美来柔弱的外表很难直观去看懂她的内心世界,外形的刚毅恰是她直面人生的内心写照,而充满浪漫柔情的色彩,是她善良温柔的性格特征。

每个人都是矛盾的集合体,或强或弱的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美来是在书画世家环境中成长,有良好的艺术熏陶,对艺术的执着热爱是她一直画画的支点,在她 的画中看到了抗俗的倔强,看到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美丽,看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也同时看到了追求中的焦虑与纠结。


她在前行中探索、调整,想把自己内心美好与柔情,通过形与色展现出来,美来画画勤奋且投入,在生活与艺术交替中不断成长,对闽南特有的感情,她以强烈的闽南红表现乡村民俗的生活,以舒朗的线条与流动的色面,展现大海的开阔胸怀。硬朗造型与抒情色彩结合,恰是美来画面戏剧性冲突与协调,形走刚毅,色染柔情,艺术个性的发展会伴随艺术家对生命不同感悟而变化。

祝愿美来的写生创作不断进步,对艺术的感悟不断觉醒,期待有更好的作品与大家分享!

作者:洪旭朝 邵志勇 来源:百姓中国周刊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