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山水画写生中“天人合一”的问题
2018-04-20 牛惠民官网
牛惠民/文

绘画所要处理的问题无非就是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中西绘画共同的核心问题。中西绘画形式上的不同,不至于他们面对的问题不一样,而在于他们处理的问题的差异。中国山水画“卧游”的目的,决定了山水画不是一个静止的风景,如西方的风景画那样。“游”字提示出了山水画不是一个单一视点的风景,而是一个视点不断游动的、可供观者上下左右游动的画面。同时,“游”字还提示出了山水画不是一个仅供眼睛观看的美丽的风景,而是一片可以让观者心灵游荡于其中的空间。山水画的这种特质,决定了山水画所要提供的不是自然的一个静止的片段,山水画要提供的是整个的自然。一幅山水画就是一个自然,一个天。唯有如此,才能让观者优游于其中。

那么如何才能创作出一幅拥有一个自然、一个天的山水画呢?《庄子》中“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站在对象之外,是没有办法完全把握对象的。西方的“现象学”哲学同样有类似的讨论,即当主体和客体在互相分离的状态中,主体是没办法完全了解客体的。主体要完全了解客体,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主体进入客体,达到主客融合,在融合中把握客体。山水画家在画中要表现出一整个自然,如果画家只是站在自然外面观察、研究自然的话,根据《庄子》和“现象学”的思想,这种观察和研究是不可能达到对自然的完全了解和把握的。唯有画家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画家进入了自然的内部,与自然同一,才能达到对自然的完全了解和把握。因此,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作为主观的画家和作为客观的自然的关系问题,就应该是融合为一、主客一体、主客合一的,要达到中国传统哲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山水画这种处理主客关系的方法,决定了它与强调主客对立的西方风景的差异的根本性所在。

因此,如何达到“天人合一”,就成为山水画创作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要“身即山川而取之”。其中这个“即”字最为关键,“即”字,就是到的意思,也就是说,要亲身到山川之中,才能把握住山川。郭熙说:“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亲身置于山水之中,才能直面山川,对山川作直接的观照。山川是一个三维的空间,只有亲身置于其中,才能从远近、高低、上下左右等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同时,山川也是处于一个时间流逝的过程中的。时间的流逝,带来了空气的流动,烟云的变幻,而这些恰恰是山川最重要的东西,因为这是山川的生命之所在,也是人们之所以喜欢自然的原因。如果自然只是一个静止的片段的话,那么自然也不足以引入如此注目。正因为自然是流动的,人们才喜欢自然,并希冀透过自然来观“道”,因为“山水以形媚道”。因此,只有亲身置于这“四维”的山川之中,才能使自己融入山川之中,与山川合二为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创作出符合“卧游”的山水画。

在当代人当中,由于摄影技术的发展,画家们对于写生越来越不重视了。他们觉得现场写生太麻烦了,还不如快门一按,然后回家对着照片慢慢的画。因此每到一个地方去写生,都不曾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自然、融入自然,而是着急地到处寻找好看的风景,然后拍照。写生成了收集素材。有的甚至是都不是自己拍的照片,直接画从别处得来的照片,照片中的地方自己甚至不曾去过。这样从照片画出了的山水画,并不是一个可以“游”的流动的自然,而仅仅只是一个人工制作的关于自然的影子的图像而已。没有画家亲身置入的体验,是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的。

西方的现代主义哲学理论借用了物理学中“场”的概念,提出了“场域”的说法,认为任何一个事物的周围,都存在着它的“场域”,人们只有置身与它周围,才能感受到它的“场域”,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真实存在。这种说法可以和郭熙的“身即山川而取之”相互印证。一个事物是不可能单独的、静止的存在的,它总是在和周围其它事物的关系中存在的。例如一株山中的桃花,如果将其原封不动地移植到公路旁边,树还是那棵树,但那种感觉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整个“场域”都改变了。同样地,一个人亲身到深山中赏桃花,和一个人在家中看关于这株桃花的照片或影响,那种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自然中“场域”的存在,决定了一个山水画家要不断地使自己置身于自然山川之中,感受流动的自然生命之气,融入自然,才能创作出可以“游”的、“天人合一”的山水画。照片顶多只能作为一种很小的辅助作用而已,不能取代现场的感受。

纵观整个中国美术史,那些有成就的山水画家,无一不是行万里路、遍游名山大川、接受烟云供养的。黄宾虹一生游遍中国大江南北,名山大川几无不至,正是这样的置身自然,使得他的画中烟云变化、生气蠕动,可以感觉到自然的生命。在西湖畔他的故居的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画的是靡雨中的青城山,那种青山湿润,雾霭溟濛的感觉表现得非常到位。观此画,使人仿佛置于靡雨的青城山中。画家在画上题到:“青城山中坐雨,林峦杳霭,得图而归。”可见这是他亲身的经历。唯有如此的亲身经历,有“天人合一”的感受,才能画出如此达“天”的画。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