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路
2021-09-01 李圣斌
                      山中有路

                                   ———李圣斌山水艺术评述
        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所谓林虑者,今林州也,从地理地貌上讲泛指晋豫交界的南太行,雄险奇秀,无不胜景。因五代洪谷山人荆浩避世于此,创大山大水的北派山水,开一代先河,影响深远。
        李圣斌把自己的艺术之路扎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太行山。享传统复兴之天时,得太行地利之厚遇,仰古润今,慕高古,师造化,得心源,数年浸淫,画风深邃幽远,笔法苍古雄浑,屡有佳作,是太行本土山水画家中渐露头角的青年才俊。 
         深谙习画之道的李圣斌以元代王蒙繁密美学入手,却以空灵简阔的北势南气之风格呈现,由繁入简,不得不说是聪明之举。观其最具特色的山水小品,以大小斧劈勾皴,水润墨涨,酣畅淋漓。不同于宋代空灵隽秀的边角式构图,李圣斌的太行山水小品布局饱满,气韵生动,尺幅不大确现出雄浑之势,苍茫润秀,水墨淋漓,起到了以小见大的作用。
        李圣斌研习山水艺术多年,太行之路,既是他用脚丈量过的条条山路,更是他的艺术之路,山水之路。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山路水路是山水画的符号之道,亦复为山水之道,即儒道互补,出世入世,阴阳两相辅佐。一如古代士大夫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的进退哲学,这种文化是中国思想史里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根植于每一个山水画家的心中,这正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价值所在,自然也是李圣斌的文化之路和艺术之路。
        山水画艺术是高度程式化的图像秩序,这既給后世绘者提供了标程和规则,但也容易困入藩篱和窠臼,这是每一个山水画家要面临的创作困境,李圣斌的艺术之路刚刚开始,一切都在路上。
        山中有路,路在山中。

                                      先秦   2021年8月25日于潞


临青卞隐居图-中国画48*196CM

春到家山-中国画68*68CM

家山秋雨起烟岚-中国画68*68CM

天摩清流-中国画75*158CM

春到太行山 绿染三岔口-中国画180*90CM

山中万壑争流水  谷底千秋任浮云 -中国画137*68CM

清漳晨韵-中国画68*68CM


山水小品之一-中国画68*68CM


山水小品之二-中国画68*68CM

泉鸣万壑出太行-中国画75*158CM

.云起东山-中国画68*68CM

云生山林秀-中国画68*68CM

幽谷鸣泉-中国画68*68CM

万里松声壮太行-中国画195*155CM

.
云蒸霞蔚-中国画68x68CM

李圣斌,1976年生于山西长治,祖籍河北南和县。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省美术家分会会员。其多年来潜心专研太行山水画,雄壮秀美的太行山赋予了无尽的创作源泉,挥洒翰墨丹青,扎根太行天脊,画风深邃幽远,笔法苍古雄浑。作品多次入选省、市各级各类展览。其秉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在国画艺术教育耕耘二十余载,新颖的教学理念,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艺术教育风格,尤其是在写意花鸟,山水国画教学方面略有建树。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