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随心 形神写意
2017-10-16 林汉民

林汉民,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湖南警察学院客座教授,漳州市人大画特聘画师,平和县美术协会顾问,周碧初书画院副院长。在书画道路上磨砺四十多个春秋,获益笔风,色墨得悟,自出机杼,风格独特。  06年由中国美协《美术》杂志社主编、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中国优秀美术家《林汉民中国画集》。         
07年,由福建美协、福建省书协共同举办林汉民个人书画展在周碧初艺术馆隆重举行。         
02年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共同举办的“北京城建杯”展出。          
08年5月《鼓浪屿之晨》入选奥运神州圣火传递图及大型画册、个性化邮票首日封。        
08年作品由中国美协拍卖捐献于汶川灾区。        
09年5月四副作品入编2009-2010年中国书画收藏年鉴。        
09年4月作品《秋塘清气》《玉露凝香》入编民革中央书画作品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        
2010年8月,国画《绿色家园》入选福建省当代美术晋京大展,在中国美术馆、香港、厦门、漳州等巡回展出。         
2010年12月国画作品《嬉沐图》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展并被收藏。         
2011年作品《金秋时节》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当代花鸟画展”。             
2011年作品《小院果飘香》在“中国当代百名工笔画家提名展”中获优秀奖。 
2012年作品《长征颂》入选中国美协纪念建军八十五周年全国美展《合作》。 
2014年作品《千秋重任》入选中国梦强军梦全军美展,《绿色家园》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福建省作品选拔展展出。
2014年由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林汉民作品集)一册。        
多年来百余幅作品在《美术报》《中国书画报》《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香港商报》《香港凤凰周刊》《厦门航空》《厦门日报》等报刊发表并作专题介绍。《事事如意》《秋清气爽》分别被中国美协培训中心和《美术报》社艺术馆收藏。多年来,国画作品十多幅被作为政府礼品赠送给国外友人。

笔墨随心 形神写意
——林汉民的中国画 

林汉民先生是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成长、成熟并确立艺术取向的中国画家,他以花鸟写意为专攻,以传神造境为审美理想,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的作品形成了形神兼备的风格特征,尽显“得意忘形、画尽意在”的艺术特点;在多年的不倦追求中,林汉民的中国画渐入佳境,并在不温不火与不骄不躁中,体现出“中和之美”,笔墨在随心绪变化中率性演绎,形神意象则在“刚而不怒、柔而不慑”中展现为平静、祥和与烂漫的丰沛诗意。 

正是在大自然的启迪中、在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体验中,在民族文化的陶冶与孕育中,画家建立了不走极端、不求乖张、不事浮华、不趋时尚的艺术理想与追求,他有感而发,却体现为借助心灵的丰富想象的特点,虽以自然为师,以生活为依据,却倾心于微妙神韵的找寻与表达;因而,在他的作品中,如《三友图》、《荷塘双鹭》、《青龙吐珠》、《兰石馨香》、《事事如意》、《家乡风味》、《高秋图》、《黄金时节》、《柿子红了》、《墨竹》、《碧荷生幽泉》、《硕果累累》、《团团圆圆》、《远瞻》、《香远溢清》、《一树黄金》、《趣》、《紫气东来》等,都着眼于各种灵性意象的表现,着力营造浓郁的诗意化审美格调,上述作品足以呈现出画家异常丰沛的艺术智性和表现力,透视出画家内心深处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趣味,彰显了以“形神”、“气韵”为特点的“中和之美”的情感基质和价值取向。 

林汉民艺术工作室:









清人邹一桂在论花鸟画创作时说,“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对大自然的情有独钟,反映在林汉民对花鸟意象的把握和风格表现上,从传统花鸟画入手,在意境、技法上,都获得启悟和要领,深得前人的经验与体会,特别是前人在用笔、用墨、用色的分寸有度与情绪化的笔墨表达,使画家获益匪浅;以此同时,画家清醒看到,仅仅学习传统,对于当代画家而言是不够的,必须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中,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言说世界,并建构价值取向,最终,林汉民选择了“中和之美”,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林汉民的“中和之美”,在其作品中,表现为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平衡选择与确立,使之拥有一种东方式的人文精神关怀,并且在具体创作中控制主题情感,从而摒弃那种“著文以舒怨”、“怨不择音”之类的情感姿态,倾力彰显“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情感取向,在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态度中,表现出一种从容自然、不骄不躁、不温不火的审美取向,林汉民的花鸟画体现的正是这样的美学追求。 

林汉民作品欣赏:








“气厚则苍、神和乃润”。惟其如此,才能在本质上获得“超越历史与普遍艺术精神或艺术法则”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品格。同时,它也显现出做为普遍的艺术和谐观的风骨与气韵。 

林汉民的花鸟画,极重用笔的气力和内在节奏,并在其间注入秉性、气质与个人修养之风神韵致,使笔下点、线、墨、色与花鸟意象在“似柔非柔,不刚而刚,所谓绵里藏针是也。其法不外圆厚,中锋则圆,出纸即厚”的南宗风范,故此,在形神兼备、骨法用笔中见出了“气韵本乎游心,神彩生于用笔”的匠心用意;大写意的笔墨中充满了挥洒的墨色与韵味,笔力驱使与墨色、墨层、墨韵互渗、互补、互动,使墨色丰富而生动;更因其“离形得似”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如《远瞻》的鹰、岩石与松枝的墨色层次变化,在重墨、浓墨与淡墨中,幻化出空间层次与意象的神采,深化了高瞻远睹的题旨与诗意;《墨竹》,画家在以书入画中,以简洁的笔致画出粗细不同的两枝竹,在氤氲的墨色中,表现了老幼相依的自然法则和生命逻辑,新竹的浓墨率性表现,不但体现了郁勃生机,还衬托了老竹的沉稳与厚重,以及中锋用笔的圆润特点,特别是竹枝上的两只麻雀,以点到为止的精炼,画出了小鸟的欢快活泼,使作品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而偏右侧的构图,为左侧画面留下了大量空白,给人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在“见仁见智”中各得其所,各自触景生情,因心造境。在《香远溢清》中,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用笔用墨,为荷花这一传统题材,赋予了新意,屋漏痕的笔线,不但分割了画面的有限空间,使单一空间转为多重空间,使有限空间转为无限空间,以寓意“心灵的愿景”的隐喻与含义,而且,在画面中,墨色的浓淡对比与视觉效果的强化,都显示出生命元气的丰沛,进而在花、叶、鸟与点、线、墨、色中表现出生命精神的内在节奏、韵律与力度,在此基础上,画面因而获得了统一而浑然完整。 











可以看出,经过历练的林汉民,在笔墨运用上渐入佳境,他追求画尽意在,意到笔不到的写意风范,在用笔的提按转折、虚实强弱中强调韵味、意趣的表达;因而,他的作品中刚柔并济,提按变化中都变中有常,力度中有柔和,诚如张彦远所言,“离披点划,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这里的“缺落”,正是笔不周之处,而“画气不画形”亦与此相关联,它直接导致了含蓄内蕴、连贯畅快的格局,以及凝涩浓淡与厚重深幽的气息,这方为写意之真髓。 

林汉民的花鸟画及其笔墨形式,是感性的、也是生动的自然生命形式,它有着浓郁的抒情意味,其中透出的求索精神与进取态度,是显而易见的,它着意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诗意关系,它说明,画家对现实、对历史以及对艺术创造的自觉担当。 
徐恩存(中国美术主编,美术评论家)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