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辉的油画语境
2022-01-03 林昌辉
【林昌辉:《陌上花开》】

【前言】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将近4年时间才又到林昌辉的油画室。他还是老样子不变:夏天赤膊上阵的画画,灵感一来,兴致一到,从半夜鸡叫画到东方鱼肚白。变的是他的工作室就剩几幅刚完成或者半成品的油画作品,其他的旧作都被藏家“打劫”一空;变得是他的画风从写实更多的地关注“观念艺术”,“意象油画”。

前几天跟朋友一起到他的工作室,时间虽然不长,倒是把我这几年来对中国油画的一些思考触发出来。

【《红楼有梦》】

【《洽湾古厝》】

01

自从利玛窦明万历年间将西方油画带到中国之后,迄今已经400多年。中国油画一直处于“西学东渐”,“全然西化”,“洋为中用”的漩涡当中。可以这么说,油画在中国他的文化人格是从分裂,矛盾,到今天痛定思痛的逐渐觉醒。这样的觉醒一方面是西方艺术思潮带给中国油画的……油画不再只有故事性,叙述性,它的主要功能不再是记录史实中的人和事件,起到我们现在照相机的作用,记录历史、宗教和世俗人物,而是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追求一种表现主观思想感受和内心精神世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油画家不再把自己套上西方艺术某种流派的紧箍咒里不能自拔,而是更多的思考为油画创造中国文化语境。



其实,油画诞生在西方有它自身的文化背景,地理气候条件,正如国画诞生发展在中国同样有它自身的必然逻辑一样。但艺术无国界。我们的文化因子是中国文化因子,思维方式是“唯象思维”,为什么硬要让自己的油画“闹别扭”,让自己的作品一定要按照西方艺术逻辑来思考创作,而不能在中国文化语境下思考创作呢?非得讲一大堆让一般国人听不懂,搞不清楚的西方艺术史,西方“大人物”的观念,主义来给自己壮胆呢?



中国油画走“意象油画”之路,是中国文化自信;也是中国油画艺术的必然:只有民族的,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无门之象》】



我觉得林昌辉对自己的油画艺术语境还是头脑比较清醒的。他从来没有为了实验而实验;为表现而表现。他的每一幅画,都有深刻的生活意蕴与哲学内涵。用中国思,表现中国人,中国事。



当然,只要是人,就有灵与肉,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习俗,东西方文化,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艺术本来就是用视觉语言表现矛盾,表现冲突,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红楼有梦》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基督文化的淳朴,浪漫气氛被工业文明的产物……磁砖所替代,时空便因此产生了凝固,静止的状态;而楼内外氛围对比强烈:中西文化在画面上激烈碰撞,土楼已经不再是“内方外圆”的中国传统的功能代表,而是成为画家笔下代表《红楼梦》大观园的奢华的艺术符号。



但我以为,艺术家的艺术思维方式观念与表现手法;社会责任感与表现题材;中国文化之“器”与利用西方发明的油画颜料,作画材料,工具之“用”必须统一,不能有艺术人格分裂现象。做到“得鱼忘筌”:既要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唐宋以前的“致用”与“比德”狭隘的艺术观念;又要摆脱东西方“双重价值系统”打架的状况,得油画特有的效果……肌理独特(浮雕感);色彩丰富;质感空间感无与伦比等等之“鱼”,而忘掉西方油画作画材料工具之“筌”。



我想,这才是看一个油画家是否具备通畅艺术语境的标志。如果你画画之前,画画当中还在想着你的西方油画的某个标签,想把自己往哪里靠,形式不能为内容服务,那样的作品注定不会有生命力。



我在跟昌辉兄的短暂聊天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油画语境还是很清晰的。认识很到位。


【《创业初期》】

【《烂漫时节》】

【《如是我闻》】



02



从写实主义到“观念艺术”,“意象油画”是中国油画的必由之路。



首先,以我的理解,这两个概念是东西方的表述差异。有同,也有不同。在同的方面,东西方油画的意象都不再满足于画境的客观“实”的描绘;而是注重情境、心境和化境“虚”的艺术阐述。



意象油画的画面一“虚”,“实”的人与物的确定性就模糊了,语言的定义功能就弱化了,代之以艺术信息内涵与外沿的无限可能性,欣赏者对画作的心灵感应与再创造具有无限多样性。油画艺术因“意象”变得更加丰富,饱满。



我在林昌辉的近期作品里看到他的《隔水问山君一二三》,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他在“意象油画”上的努力:



一,从构图上,他参照宋代文人画与日本昭和时代的浮世绘形式,打破油画的四方框形式,而采用中国传统条幅;

二,色彩上,他采用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敦煌、克孜尔壁画的色彩风格相结合;

三,表达方式:采用版画色块的交错与融合;四,在细节处理上,采用具有当代意味,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元素。



整幅画作还是通过油画的表现方法,同样达到“以意构境、以意造型、以意生色”的“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的中国意象油画特色,表现了画家本人的内心深处的情愫。



因而,意象油画作品不再是照相机,而是“艺术家的心灵情感的心电图”。虽然像罗中立和冷军等中国写实油画“绝对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著名写实主义画家艾轩),但他们已经不再局限于空间艺术,而是试图通过油画的色点,色线,色束,以涂抹、揉擦、叠压、提按、挑摸、拧绕、皴染等方式,突破“随类赋彩,传移模写”的条条框框,不管是西方油画的现代主义的什么流派,都在中国语境的“似与不似之间”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突破空间艺术的局限,在平面空间里展示瞬间时间的永恒凝固,从而打破时空的隔阂。

【《眺》】

【《花仙子》】



不同的是,西方的“观念艺术”着力点要么偏重于塞尚所说的画面上的“诸种关系的和谐”:“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唯美;要么偏重心灵的个性化表现。如,立体主义的毕加索;抽象主义的康定斯基;对事物秩序和结构的抽象表现的蒙德里安;用梦境来诠释,开创了人类心理精神分析美学的时代的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绘画的弗洛伊德;表现主义的蒙克等等;要么在题材上艳俗、荒诞、边缘,颓废,剑走偏锋。



而中国油画经过“全盘西化”,“洋为中用”等等的争论与阵痛,付出高昂的学费之后,这才意识到中国文化中正之道的合理性;如同当红哲学家王东岳说的那样,发现中国的“唯象思维”更适合创作出“三象合一”(具象,抽象,意象)的艺术作品。



简单说,“观念艺术”侧重点在于观念外溢;“意象油画”侧重点在于情感融入。但有时候,这两者实难划一条“楚河汉界”。从建立中国油画语境的角度上讲,我认为还是以“意象油画”的提法符合中国国情。



我不敢,也无权将林昌辉近期的油画做硬性归类。但我有一点是肯定的:昌辉兄的油画境界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他的油画风格跟罗中立和冷军等人一样,从写实到意象,艺术张力更广阔无垠。



当然,这样讲并不是说,写实主义就不好,不行。写实油画需要厚实的艺术功底,正如一个书法家的正楷功底深厚一样。古典的写实主义油画不朽;国内前辈油画家,如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艾中信,靳尚谊等具象写实主义油画,至今仍然熠熠生辉,蜚声海内外。没有写实功底的所谓意象油画,都是投机取巧,不靠谱。

.

【《热地2》】


【《热地3》】



03



意象的源头都在《系辞》一句话上:“圣人立象以尽意”。现在很多人讲意象油画。但我特别欣赏胡继灵说的:“意象油画:意,意境;象,心中之象(相)。万事本无相,相由心生。心中无相则无意,更无意境也。”也就是说,要心中有意,才能眼中有象。



有关“意象油画”,以我之见,应该具备以下的几个特征:



一,“赋比兴”。



什么是“赋”?就是大量铺陈描绘,细节描写。意象油画不管如何意象,都是“三象合一”的。不可能脱离视觉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如此一来,赋陈油画画面的部分细节便成了必要。



什么是意象油画的“比”?就是不直接说出艺术家的思想观念,而是通过艺术画面所描绘的物品来比喻,或者通过一物品让观赏者联想到画家想让观赏者清楚,画家想表达的思想观念。



什么是“兴”?就是在画面上的一处描绘一物品,作为导引,引出另一处作为主画面,着力描绘。



林昌辉的《无门之象》就是我想见的“赋比兴”之作。画面上半部通过现代主义几何构图,结合墙体斑驳,墙灰脱落的构图方式,以大量的笔触突兀出闽南古宅将面临“被拆”的命运……这算是“赋”;而在画面的右下角,则用另一几何构图描绘的古老的门神秦叔宝来“比”……比喻中国古老文化;而以地板砖和砖头墙体作为上面两者的联系纽带,通过一个隐约可见的“拆”字来“兴”:观众可以从上半部的古厝联想到门神;也可以从门神联想到古厝不远将来的命运,从而激起全社会保护作为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代表……古宅的关注,树立全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传承意识。



二,“风骨”。



国画有风骨,意象油画能否有风骨?我认为是可以的。为什么?因为在我的理解里,风就是气,一幅画的生命,不管是国画还是油画,都得有气才会有生命。好的艺术作品都是“生气灌注”的。如林昌辉的写实油画:《热地1~3》系列还有《在路上》,平民百姓的劳动气息呼之欲出,生命力勃发。而“骨”,则是就是绘画艺术的结构。对于意象油画来说,色彩和形体结构是油画造型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它们互为关系共同构成了油画的整体。没有色彩的油画缺乏活力,失去了形体结构整个画面就无从构建。



另外,“骨”还意味着在意象油画里如同吴冠中先生那样,将油画笔触书法化,讲究笔性、笔意和笔韵,将带有书法式的笔意和笔韵融入油画当中,甚至是将油画与水墨的特点结合,创作出时而朦胧,时而清新的耐人寻味的意境美。



三,诗性。



诗性是国画最具特性的标志。那么,作为中国文化语境的意象油画,能不能也可以有诗性?当然可以。因为世界文化里都有诗。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就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如同《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一样。这两部诗歌,都对东西方的绘画艺术影响巨大。



林昌辉的油画《如是我闻》就非常有诗意:画面上,美女在群山的背景下,手持念珠,眼睛似闭非闭,面带笑容,让我从中悟到我的师父,生前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名誉会长,厦门市佛教协会会长,闽南佛学院和福建佛学院院长,南普陀寺、鼓山涌泉寺、武夷山永乐禅寺方丈妙湛长老送给我的,他撰写的书上为我题的词:“人道成则佛道成”。



谁敢说,古典西方油画里没有莎士比亚的诗意盎然的光辉?!诗是精炼语言的画;画是无言的诗。东西方油画精品,不朽名作,都闪烁着诗的精灵!
【《在路上》】

写于林语斋。


【《热地1》】



【后记】



林昌辉是整个闽南为数不多的以油画入中国美协之人。作品抢手。工作室里的作品都被人预订一空。本来几年前计划跟他哥……国画家林昌年合办双联展,但因为没有作品至今未能实现。如果你到厦门澳头海洋博物馆,就可以看到他画的组画。

《桃花源记》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