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8-09-13 方朝晖
——方朝晖先生与其写意花鸟画

    几年前的一天,方朝晖要我给他刻几方印,说是要用于画作上。我想,他是不会掏腰包买印的,于是,便与他订了个以画换印的协议。后来,我把得到的几幅画送给外地的朋友,没想到这些画得到很高的评价。此后,时有定画者点名求其画作。
有人说,青春是一种心境;也有人说,年轻可以创造传奇。而方朝晖并不年轻,已经退休好几年了,我从他的身上看到这两种可能性交汇出的光芒,还看到成就他的诗心画魂。背后的先天才情和后天勤奋,沛然莫之能御的倾泻,是由内而发的渊海深厚。我看到的是方朝晖腹有诗书气自馨的丰盈吸纳,吐哺成书画与艺术鉴赏的文人气息。
方朝晖经常到群玉斋来,或赏画,或聊天,或弈棋,悠游于自己钟爱的生活方式。频繁的接触,让我更进一步认识方朝晖。他的绘画不是家源所传,也不是美术学院的栽培孕育,更不是科班出身的循序渐进,而是他的勤奋以及才情的展现。
方朝晖的写意花鸟画所取的题材大多是荔枝、枇杷、丝瓜和水仙、秋菊、夏荷等。这些都是牵系着他儿时记忆与乡思。他将日常所见之物,寄予深层精神内涵,超越了绘画的内容与形式。从技法上,他十分注重用笔的抒写性,笔墨活泼,气韵生动,出乎天然,没有匠气,使作品显现出一种传统文人的气息。
大家知道,中国画的意象语言是建立在东方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审美心理基础上的一种造型观念,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完善,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方朝晖的写意花鸟画,丰盈而不旁杂,简约却不空洞,浓厚的书卷气跃然纸上。读方朝晖的写意花鸟画,也让人不得不注意到他落款得宜的酣畅秀雅的行草书,以及贴切有味的钤印。整幅画意透出清新淡雅的气息,令人读之有味,可谓“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弘扬写意精神”,是当前中国画界呼声甚高的一个口号,什么是“写意精神”呢?窃以为,就是中国画必须是“写”出来的,那些用特殊工艺手法制作出来的中国画,在抒写性方面是有缺失的,与中国画的特质是有一些不协调的。什么是“写”呢?从写意画方面说,就是“逸笔草草”,用笔豪放率真,传神而不求形似,形象不求太实太像,在似与不似之间。
徘徊在理想与诗意之间,可谓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最佳状态。尽管历史的坐标已经进入近代视野,这一番挥之不去的情境,犹令诗人和画家们为之无限感怀。方朝晖就是这样的一位传统的文人。尽管也许还有许多人对他的情况知之不多,但是,起码在福建省里,文化圈里的人都会知道漳州有一个叫方朝晖的人,他是国家级一级编剧,剧作曾得过文华奖,他的小说曾在《人民文学》发表,并且收入《(人民文学)建国35周年短篇小说选》。
中国传统文人,诗书画的结合,首先是他们精神上的一致,再是形式上的统一。这种结合始于唐代大诗人王维,而他还未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加以倡导。从理论上宣扬并扩大这种影响的则是宋代的杰出诗人、画家苏东坡。“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苏东坡对王维的评价。他道出了中国画的写意艺术观和意象形成的语言方法。苏东坡又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元代书画家赵孟頫诗曰:“诗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宋元以降,文人画思潮将中国画这种诗画一体的艺术形式推向成熟,于是,画家的人格理想,也在立意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
方朝晖不论诗文或书画,不论游艺或修身,都开启了自我上下求索,从容自立的文人格调,专注欣赏他的画作,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传统文人气息在纸上迴荡着,领略到生活趣味与画味的相融,以得到心灵的愉悦。
方文达   2011年11月于群玉斋

 (本文作者方文达,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闽台画院常务副院长、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漳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