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气高声笑尘世芙蕖水墨启玄机
2018-05-07 陈裕亮
亮气高声笑尘世芙蕖水墨启玄机
——陈裕亮的新时代文人画实践
邹宗淼

丁酉之春,游学南宁,幸遇裕亮,爽爽然一派君子之风,一见如故!
与当代画坛一般画家不同的是,作为兼具文艺评论家身份的陈裕亮,其对艺术的追求无疑更具一种理论自信与文化自觉,其曾主持研究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工程中国画相关课题,对新时代下文人画如何继承与变革等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其作品以学术为支撑,注重充满人文精神的空间表达,其花鸟画,崇尚八大韵味,以禅为境,融汇新时代的审美趣味,阐释了静、空、雅的艺术理念;其山水画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为理论先导,力求气生而韵动之气息,形成了浑厚华滋的艺术格调。综而观之,陈裕亮的新时代文人画,有三个主要特征。
一曰笔致简逸。中国画与西画是两种不同的绘画系统,其显著区别是:中国画重笔法,而西画重色域。笔与墨,是中国画主要造型物质媒介与方式。南朝谢赫著《六法论》早已明确指出笔法之于中国画的重要价值:“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应该承认,笔法不但是影响中国绘画史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更是中国画家藉以抽取、概括自然形象、融入画家审美理想、表达情思意境与创造艺术形象的主要手段。而中国画之笔法与书法之笔法素有不解之渊源,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对此作出了细致的论述:“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名高宋代,时无等伦;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陈裕亮生于书香世家,幼承庭训,取法乎上,以《兰亭序》、《蜀素帖》和《魏碑集字》为基,勤耕不辍,广涉经典,博观约取,其书秉乎心性,笔势洒脱,清俊儒雅,气韵生动,秀逸天成。其深谙书画同源之理,坚持以书入画,充分考虑不同的描绘对象与情境需求,以驾轻就熟的书法笔法经验,通过对线条的长短、粗细、 曲直、刚柔、轻重、缓急、枯润等等加以巧妙的演绎与变化,形成笔致简逸的艺术语言,独具艺术个体特征与魅力。
二曰意趣高洁。荷花,被誉为“翠盖佳人”、“花中君子”,是高雅坚贞、清正廉洁、祥和吉利、纯洁美好以及美女、友谊等等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成为历代文人骚客心心念念的咏叹圣物,其中尤以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的《爱莲说》最为脍炙人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陈裕亮将荷花作为其新时代文人画的一个主要题材,是其学术主张体现于艺术创作的一种自然表达。陈裕亮认为,新时代文人画“艺术的境界”,要讲究“气韵生动”,入古而出新,融入时代精神,自求变革,通过对生活素材的搜集、概括、提炼,以及对物象的位置经营,对作品主题的发掘、体现,笔墨的运用,色彩的搭配,图样的选择,结构的安排,乃至形式的组合等等,以一种现代性的呈现,充分体现新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传达出新时代文人画的生命力量和生命智慧。其写意墨荷,独辟蹊径,以中国画传统笔法勾勒点染、浓淡干湿为基础,辅之于现代构成点、线、面之排列组合以增强视觉冲击力,以凝练空灵、隽永绵长的绘画语言与艺术格调,将莲花身处污泥却纤尘不染、不随流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以及超凡脱俗、傲然不群的君子风范作出独具个性思考的当代水墨阐释。
三曰禅味悠然。中国画与其说展现的是一种艺术形象,不如说表达的是一种精神境界,或许更为贴切。中国画的本质其实是以独具中华民族智慧的艺术手法表现一种对宇宙、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思考与探索。中国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对中国绘画形式的发展与变迁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作为佛教的一种修持方式,禅与中国画的意境更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关联,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禅为中国画观念和思想的阐释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语境。禅画历史悠久,唐代王维首开禅画先河,五代前蜀画僧贯休进一步将禅画发扬光大。而明末清初将禅宗精神与水墨艺术完美融合的八大山人更是通过其简远笔墨将儒、释、道并融的本土禅画推向无可质疑的艺术顶峰。禅画的主要特点在于笔法简逸意足、清脱纯净,而意境空阔渺远、萧散自然,以高古脱尘的笔墨形态,彰显出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简约精神和卓而不群的禅境风骨。陈裕亮将禅画的文化精髓特别是八大山人的艺术特质列为其新时代文人画主要的参照支点,无疑是一种睿智的理性选择。陈裕亮坚持以“外修内化”为积淀,积极融入生活,注重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与感悟,以造化为师,以其对中国画文脉的深刻理解与敏锐的触觉观察,把握日新月异的时代特征,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视自然为生命的家园和心灵的归宿,将绘画主旨从对虚无缥缈的镜花水月的描写,回归到现实景物和日常生活的个性勾画,和光同尘而不媚俗,抒写胸中逸气,探寻艺术创作的真谛,以其空灵深邃、幽远高深、凝练含蓄、禅味悠然的水墨诗意空间寄寓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实现新时代文人画审美理想与内在精神的表达与超越。
字如其人,画亦如其人。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窥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即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即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书画岂逃乎气韵高卑。”陈裕亮生长于中国书法之乡——福建漳浦,一座孕育了“一代完人”黄道周,“两代帝师”蔡世远、蔡新,独具深厚闽南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城。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以中华优秀文化为主体,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同性特征,又兼容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异域文化的特质与合理因素,成为一种地方特色鲜明、性格独特、内涵丰富的典型地域文化,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于斯,长于斯,目濡耳染,不学以能,潜移默化,自然似之,敬畏传统、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等闽南文化精髓无疑已自然而然地内化为陈裕亮的文化基因,外化为其为人之道与处世方式。其为人至真,高情远致;为学至诚,深稽博考;为艺至笃,勇猛精进。假以时日,必将大成。藏头诗以赠:
陈言务去立文基,
裕后光前足可期。
亮气高声笑尘世,
芙蕖水墨启玄机。

【邹宗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