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而为 静水流深 ——观陈裕亮国画作品有感
2018-03-20 陈裕亮
守正而为 静水流深 ——观陈裕亮国画作品有感
文/周由强

书画是中国的国粹,是最具代表中国文化符号的艺术形式。中国的书画艺术不仅具有传承文化的载道功能,还具有强烈的情感抒发功能。千百年来,书法和绘画一直被文人墨客视为陶冶情操、寄托情思的避风港,一切愉悦的、痛苦的人生经历都可以在书画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

陈裕亮是我结识的对传统坚守最为执着的青年才俊之一,在他的作品中,我并没有看到过多的创新元素,代之的只是对传统书画艺术的默默坚守。无论从技法表现上还是从画面构图上,他都遵循着对传统技法的规律去实践、探索,作品中始终透着文雅、宁静、祥和的气息,没有丝毫的躁气,这或许正是他本人心境的自然表达。李可染先生说过“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作为一位对传统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热血青年,首先要做的是打好基本功。陈裕亮在艺术实践上始终坚持正统的笔墨精神,不但在创作上遵循传统的笔墨规律,在理论上也勤于研究探索,他曾撰文提出新时代下如何对文人画进行探索,站在理论的角度总结了书画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为自己的艺术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他还沉下心来,精心研究目前中国画派的源流与走向,试图从中寻找到自己艺术追求的可能的走向和高度。

陈裕亮除了在山水、花鸟画上孜孜以求之外,在书法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他的书法无论是落款题词,还是独立成篇,点画间皆富于变化、气脉贯通,显示了其超群的笔墨驾驭能力和微妙的笔画表现精神。

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在根据审美的需要而发生改变,唐代仕女的丰韵、宋代山水的雅致以及明清注重抒情的山水精神,都是在时代的审美需求下形成的艺术风格。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宽松和平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有更多的条件去探索研究书画这门古老的艺术;高度的精神文明、先进的科学技术能让我们更多人走近书画的世界。创新是中国书画的生命力,是永葆艺术青春的法宝,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一大批老一辈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式足可以说明我们的书画艺术仍具有蓬勃的拓展空间。宾虹老说过:“中国民族所赖以生存,历久不灭的,更是精神文明。艺术便是精神文明的结晶。”新的时代,中国的书画艺术也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相信陈裕亮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会有更高远的追求和抱负。

(作者周由强:现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