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画家黄大刀7年内攀登13座雪山
2017-10-27 黄大刀
黄大刀

《雪山》
晨报记者 叶子申 
数天以后,厦门知名油画家黄大刀,又要动身去西藏,攀登雪山写生创作了。实际上,自2010年至今,黄大刀已经连续7年奔赴西藏、云南等地写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作出了一系列精彩的雪山系列作品,更被业界赞誉为“福建雪山画家第一人”。日前,黄大刀接受晨报记者独家专访,讲述他与雪山之间的“艺术情缘”。
首次赴珠峰写生被震撼
黄大刀自小就喜欢艺术创作。2005年,黄大刀对着照片,临摹了第一幅雪山题材作品。那是一座无名雪山。画完之后,黄大刀觉得还不错。但有一次,一位在美术、摄影方面较为专业的朋友看了后,却跟他说,画得不像。从那以后,整整五年,黄大刀都没有画过雪山题材作品。
一直到2010年,黄大刀决定亲自去雪山采风。于是,他与几位朋友一起,开始了长达22天的西藏之行。他此行的目的,是攀登西藏的珠峰,想亲眼看看雪山的样子。
第一次攀登珠峰,黄大刀经历了“缺氧”的不适,最终爬到5200米的高度。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雪山。“当时,整个团队都很激动,珠峰太雄伟震撼了,像一座神祇那样,静静地站立在那里。我完全无法用语言去形容那样的感受。”黄大刀说,虽然气温很低,但他依然颤抖着,用手中的画笔,画下了眼前的景致。
那次写生,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是从那时起,黄大刀画的雪山,开始变得与从前不同了。有不少人说,黄大刀笔下的雪山,开始慢慢“活”了。
陆续攀登13座雪山写生
从2010年开始,黄大刀将外出写生、攀登雪山当成了每年的“必修课”。这些年,除了西藏,他还去了四川、云南等地,陆续攀登了13座雪山。有时候,一年去好几座雪山。
去年,黄大刀又去了一次西藏,进行为期13天的现场写生创作活动。与前几次的西藏写生之旅有所不同,这次黄大刀来到的,是珠峰东坡。
凭借着满腔的热情与不屈的精神,他与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成功登上雪山,创作了大量的速写作品。
雪山题材成业界“一绝”
“对我来说,每次攀登,都是对自我的检阅,都是对自己的历练。”黄大刀说。通过一次次的写生、创作,黄大刀笔下的雪山,也越来越有“精气神”,受到各界认可。
集美大学教授麻显钢说,黄大刀的画,色彩饱满强烈,用笔硬朗豪放。其中,雪山系列,黄灿灿的山体,衬以群青或者橘红色的天空,色彩之抢眼,叫人在任何场合都不会忽视它的存在。
如今,黄大刀的雪山题材作品,已成为业界“一绝”,更是引发跟风者无数。但对于自己,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我会继续研究雪山的创作技巧,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创作出更精彩的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