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 鬼
但也有不少生命之流的画家是悲观型的,如湖北画家吴国全说:“生命是不可超越的,只能一层层剥去,生命是现象,谁也无法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所以生命只是一场游戏。”
“我试着做一个纯艺术家,但总是不成功,和那些纯艺术家相比他们远比我超脱。孽种!我心灵深处的把玩欲深深地驱动着我,我欣赏起人生的悲剧,欣赏起自己的痛苦,我认识到人生的无意义而又努力活着,我想这是我悲剧中的悲剧吧!”这种“虚无”的产生,是源于对充实的追求。而得到了“虚无”之上的超然,也就获得了充实。人生充实与否,可测试他生命力的强度,乃看他对痛苦的理解程度。对痛苦的深刻体验反成了人们感情世界的滋养品。这种体验当然不是为乐观的神学而献身,因为“如果一个民族只能在欢笑和甜蜜中过活,而不能反思和把玩自己的痛苦,那么它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反思和展示我们民族的痛苦成了我的艺术的主要任务”。于是,悲剧在这里寻到了价值。美术院展厅中的鬼气,很大程度上来自JL群体的作品。如果说鬼气是楚文化的精髓,那么JL群体的作品则表现了与楚文化有关的新鬼气,它主要表现为:诡秘的逻辑、神秘的原始符号、怪诞离奇的造型、扑朔迷离的气象。这里,尤值一提的是逻辑上的诡秘性,即有意造成逻辑混乱。它是湖北新潮美术家避免“直露”、“肤浅”和优化艺术语言的重要手段。
(摘自《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吴国全(号称“黑鬼”)的《黑鬼传》无一不是浑“噩”的形象与墨迹的组合,其中常点缀一些不相关的物象。题目的选择也是想到星星算星星,想到月亮算月亮,全与画面无关,且常带有神秘的色彩。以《黑鬼传之七》为例,浑“噩”的墨迹,劈开不死、砸扭不瞑的凶怪面孔,在墨迹的缝隙中窥视的眼睛,尺子和剪子汇聚一堂,标题为《请求地狱中的灵魂卜卦》。除了“鬼画”,作者还推出一大批实物作品,扬扬洒洒地占了近20米展线,除了由袜子、手套、破衣、旧袄组成的“软雕塑”,还有蜡烛、钢笔等“硬雕塑”,选择的随机性不在“鬼画”之下。
尽管JL群体鬼气中有逻辑诡秘的特征,但我们从其艺术图式中,还可捕捉到鬼气的另一面,怪诞、神秘之中有一种悲怆之意,这或许正是其逻辑诡秘的目的,即,通过有意识的非理性和玄虚的笔墨和造型,暗示其人生观和生命力。
(摘自《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看彭德先生如何白描黑鬼
【黑鬼的来历】
从黑鬼的祖父往前推,十二代直系亲属,都是教书匠,正宗的书香门第。书香门第的习惯,名字别号都推崇一个雅字,黑鬼却偏偏用了这个前不见古人的怪名。
怪名是非常经历的产物。如吴湖帆号丑 ,吴昌硕号破荷,赵之谦号悲 ,黄慎号瘿瓢,沈岸登号黑蝶,郑隅号螭,都不是无缘无故的称号。十多年前,吴国全偶然见到一瓶新加坡出品的涂抹药,名叫黑鬼油。他发觉这黑鬼二字,同他非常的对位。黑鬼二字,22画,在日本姓名学中,属于秋草逢霜的斗争数。人生含义是:百事不如意,志向半途挫折,如同秋草逢霜之象。困难、病弱、乏气力,陷孤独、逆境、不平等。这个数也出伟人和豪杰,不过人生多波折。
黑鬼的祖父,1927年的老革命,入党介绍人是中国前国家主席董必武。因抽鸦片等事,以叛党罪成为刀下之鬼,被就地枪决,他的子孙从此成为国共两党都排斥的另类人物,这家族也就以反常的生活折腾了半个世纪。80年代初,时来运转,黑鬼的祖父被平了反,结论不是叛徒,而是烈士,还堂堂正正地被供进了革命祠堂,成为当地人的骄傲。可惜时运来得太晚,黑鬼在炼狱中的体验及其艺术,已经是生就的眉毛长成的相,变不过来了。
黑鬼的经历,大都不堪回首。做为黑七类的后代,只能享受鬼一般的待遇。读小学时碰上文革,经眼的重大节目都是打砸抢和批斗会。文革两派势力翻来复去地斗,让黑鬼感到既恐惧又疑惑。黑鬼命大,天生的孩子王,从小学到中学,居然都是班长。不过学校质量极差,基本上是虚度光阴。1979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系,报考前竟不知道中国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院。在美院,黑鬼从不讨老师的喜欢,他也从不同老师合作。毕业后在江汉大学艺术系执教5年,感觉索然无味。1988年调海口画院,名义是画家,其实是做生意。黑鬼同前妻约定,三年之内画不出名堂就散伙,结果是妻离子不散。1993年调进湖北美术出版社,才有了稳定的职业与家庭。
(彭德)
陈孝信先生如是说
论大陆“观念水墨”(节选 )
要考察它的来龙去脉,还需要把时间往回倒十年。最初的实验发生在湖北JL群体(一九八六)的吴国全(黑鬼)身上。他当时创作了一件称为“黑鬼传”的“作品”,其实是水墨画加装置,组合而成。画面部分20米X4米,“无一不是浑‘噩’的形象与墨迹的组合,其中常点缀一些不相关的物象”(据高名潞等著:《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429页):装置部分20米X4米。“除了由雕塑、手套、破衣、旧袄组成的‘软雕塑’,还有蜡烛、钢笔等‘硬雕塑’,选择的随机性不在‘鬼画’之下”(同上)。据悉,该“作品”先在湖北青年艺术中心展厅展出(1986年11),后又进了中国美术馆(1987年4月,观众反应:贬百分之五十一;褒百分之四十九。如今来看,《黑鬼传》还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加法,内在的联系并不紧密,因而尚称不上是“观念水墨”,但在当时,已足以让人们感到“触目惊心”的了。
(陈孝信)
编辑:大虫书话
本期作者:老赫(黑鬼)
本期学术支持: 吴国全 大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