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十年前老赫(黑鬼)先生是这样玩艺术的
2020-02-19 吴国全( 黑鬼 老赫)
当年的老赫(黑鬼)先生

吴国全(黑鬼、老赫)

 1957年出生于武汉,现住武汉市

1983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

现为湖北美术学院


千万别被我逮着……

老赫语



 什么东方?
什么西方?
什么古代?
什么现代?
什么后现代?
什么抽象?
什么具象?
什么官方?
什么民间?
什么媒材?
什么工具?
什么理性?
什么非理性?
什么逻辑?
什么实证?
什么风格?
什么潮流?
什么哲学?
什么宗教?
什么艺术?
什么科学?
等等等等的一切
只要是人类社会
出现过的
人和事
只要是被我
听到
看到
想到
闻到
感觉到
意识到的

千万别被我逮着
如果被逮着
它们只是我再创造的词典和字典
它们只是我表达
对世界理解的
工具

材料

艺术在我这里
只是
人类灵魂深度

丰富性的
对应物

我是一个煲汤手
我是一大厨
不论古今中外
到我这里只是我要煲汤里的
一味食材
只要我喜欢
天下食材
唯我用之


30年前老赫是这样玩的



老赫的装置艺术[黑鬼传]系列  1985年左右



老赫的装置艺术[黑鬼传]系列  1985年

老赫的装置艺术[黑鬼传]系列  1985年左右



老赫的装置艺术[黑鬼传]系列  1985年左右



老赫的装置艺术[黑鬼传]系列  1985年左右



老赫的装置艺术[黑鬼传]系列  1985年左右

老赫的线描艺术黑鬼传系列 1985年左右





30年前老赫是这样玩的

【黑鬼传】系列  1985年左右



玩儿艺术的老赫




老赫的水墨作品不错噢





30年前老赫是这样玩的

.

这也是1985年右的水墨作品   

尺寸   136cmX136cm


这也是1985年右的水墨作品   


《黑鬼传》但丁判我下了地狱   (局部)之一

黑鬼传但丁判我下了地狱   (局部)之三

黑鬼传但丁判我下了地狱   (局部)之四

黑鬼传但丁判我下了地狱   (局部)之五


老赫语:


哥们儿!

我们不能只是纵向的比较,

如果只从纵向比

就是石涛,

就是徐渭,

就是八大

也搞不出我这些名堂来。

所以说从纵向比中国当代艺术比30年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横向的比较我们还需努力,

我们放不开,

我们不敢思考,

我们害怕坚持自己的想法,

我们总是在传统这个问题上打结!

我们欣赏张旭,我们欣赏八大,

然道我们有必要去成为今天的张旭和八大吗?

我们有我们存在的价值,  

我们有我们对人对事的思考,

我们有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我们的作品就是我们的视觉文章。



什么年代了?

都智能手机的时代了,

还抱着老黄历,

说着老故事,

讲着从前的四大发明。

近几百年我们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基本上没什么。现在中国喘过气来了,我们应该对世界文明有所贡献,在新的物质文明和新的精神生活方式的建立上应该有中国人的身影。

不然我们就是个文化啃老族



注意!

现在的传统在古代是被创造出来的, 

中国的传统和世界的传统都是那些

有心有意,

有心无意,

无心无意

之中被创造出来的,

强者每天都在为弱者制造新的传统,

弱者天天都在人家划的圈里面打转。

新艺术无非就是把玩点移动,

不同艺术就是在 欣赏不同的把玩点。

你不能去剧场找安静,

你不能听交响乐时找单纯,

你不能在重庆火锅里面找原味,

如果没有中国的毛笔?

如果没有中国的宣纸

中国书法、中国的水墨画是不值得欣赏的,但是有了中国毛笔和中国的宣纸,使线条变化多端,使墨色丰富无比,

线条和墨色的丰富性,

正好对应了人性的丰富性,



不然值得我们这样去研究吗?

轻一点,重一点,模糊一点,清楚一点,大笔挥洒,小笔勾勒,直一点,曲一点,层次多一点,变化少一点,方一点,圆一点等等等等这些都会引起情绪上的反应,

如果你欣赏不了,确实只能说,你要补课,你要学习。



你看我们学语文,学数学学,物理学,化学,用去我们多少时间?

尤其还有那个令艺术家头疼的外语

所以说你要能看懂画,

能欣赏当代艺术,

你还要好好的补课,

因为这些艺术中有

这是黄山会议期间我买的一付扑克牌,让当时的大咖们签的名字。(老赫)

30年以前

老赫先生

是这样做艺术的

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起

了这样一个名字?

一一黑鬼


1986年 湖北青年艺术节 老赫的观念水墨作品

黑鬼传场景之一


1986年 湖北青年艺术节 老赫的观念水墨作品

黑鬼传场景之二


当年的展览前言。(曾春华作)  

众多美术杂志   报纸转载


1986年 湖北青年艺术节 老赫的观念水墨作品

黑鬼传场景之一


1986年 湖北青年艺术节 老赫的观念水墨作品

黑鬼传场景之二


湖北当时的当代艺术大咖

左起:魏光庆   老赫(吴国全  黑鬼)   肖丰   李帮耀黄雅丽    罗莹  左正尧   戴常洲   


关于老赫(黑鬼)与85新美术运动



黑  鬼

但也有不少生命之流的画家是悲观型的,如湖北画家吴国全说:“生命是不可超越的,只能一层层剥去,生命是现象,谁也无法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所以生命只是一场游戏。”

“我试着做一个纯艺术家,但总是不成功,和那些纯艺术家相比他们远比我超脱。孽种!我心灵深处的把玩欲深深地驱动着我,我欣赏起人生的悲剧,欣赏起自己的痛苦,我认识到人生的无意义而又努力活着,我想这是我悲剧中的悲剧吧!”这种“虚无”的产生,是源于对充实的追求。而得到了“虚无”之上的超然,也就获得了充实。人生充实与否,可测试他生命力的强度,乃看他对痛苦的理解程度。对痛苦的深刻体验反成了人们感情世界的滋养品。这种体验当然不是为乐观的神学而献身,因为“如果一个民族只能在欢笑和甜蜜中过活,而不能反思和把玩自己的痛苦,那么它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反思和展示我们民族的痛苦成了我的艺术的主要任务”。于是,悲剧在这里寻到了价值。美术院展厅中的鬼气,很大程度上来自JL群体的作品。如果说鬼气是楚文化的精髓,那么JL群体的作品则表现了与楚文化有关的新鬼气,它主要表现为:诡秘的逻辑、神秘的原始符号、怪诞离奇的造型、扑朔迷离的气象。这里,尤值一提的是逻辑上的诡秘性,即有意造成逻辑混乱。它是湖北新潮美术家避免“直露”、“肤浅”和优化艺术语言的重要手段。

   (摘自《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吴国全(号称“黑鬼”)的《黑鬼传》无一不是浑“噩”的形象与墨迹的组合,其中常点缀一些不相关的物象。题目的选择也是想到星星算星星,想到月亮算月亮,全与画面无关,且常带有神秘的色彩。以《黑鬼传之七》为例,浑“噩”的墨迹,劈开不死、砸扭不瞑的凶怪面孔,在墨迹的缝隙中窥视的眼睛,尺子和剪子汇聚一堂,标题为《请求地狱中的灵魂卜卦》。除了“鬼画”,作者还推出一大批实物作品,扬扬洒洒地占了近20米展线,除了由袜子、手套、破衣、旧袄组成的“软雕塑”,还有蜡烛、钢笔等“硬雕塑”,选择的随机性不在“鬼画”之下。

尽管JL群体鬼气中有逻辑诡秘的特征,但我们从其艺术图式中,还可捕捉到鬼气的另一面,怪诞、神秘之中有一种悲怆之意,这或许正是其逻辑诡秘的目的,即,通过有意识的非理性和玄虚的笔墨和造型,暗示其人生观和生命力。

(摘自《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看彭德先生如何白描黑鬼

【黑鬼的来历】

从黑鬼的祖父往前推,十二代直系亲属,都是教书匠,正宗的书香门第。书香门第的习惯,名字别号都推崇一个雅字,黑鬼却偏偏用了这个前不见古人的怪名。

怪名是非常经历的产物。如吴湖帆号丑  ,吴昌硕号破荷,赵之谦号悲  ,黄慎号瘿瓢,沈岸登号黑蝶,郑隅号螭,都不是无缘无故的称号。十多年前,吴国全偶然见到一瓶新加坡出品的涂抹药,名叫黑鬼油。他发觉这黑鬼二字,同他非常的对位。黑鬼二字,22画,在日本姓名学中,属于秋草逢霜的斗争数。人生含义是:百事不如意,志向半途挫折,如同秋草逢霜之象。困难、病弱、乏气力,陷孤独、逆境、不平等。这个数也出伟人和豪杰,不过人生多波折。

黑鬼的祖父,1927年的老革命,入党介绍人是中国前国家主席董必武。因抽鸦片等事,以叛党罪成为刀下之鬼,被就地枪决,他的子孙从此成为国共两党都排斥的另类人物,这家族也就以反常的生活折腾了半个世纪。80年代初,时来运转,黑鬼的祖父被平了反,结论不是叛徒,而是烈士,还堂堂正正地被供进了革命祠堂,成为当地人的骄傲。可惜时运来得太晚,黑鬼在炼狱中的体验及其艺术,已经是生就的眉毛长成的相,变不过来了。

黑鬼的经历,大都不堪回首。做为黑七类的后代,只能享受鬼一般的待遇。读小学时碰上文革,经眼的重大节目都是打砸抢和批斗会。文革两派势力翻来复去地斗,让黑鬼感到既恐惧又疑惑。黑鬼命大,天生的孩子王,从小学到中学,居然都是班长。不过学校质量极差,基本上是虚度光阴。1979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系,报考前竟不知道中国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院。在美院,黑鬼从不讨老师的喜欢,他也从不同老师合作。毕业后在江汉大学艺术系执教5年,感觉索然无味。1988年调海口画院,名义是画家,其实是做生意。黑鬼同前妻约定,三年之内画不出名堂就散伙,结果是妻离子不散。1993年调进湖北美术出版社,才有了稳定的职业与家庭。

(彭德)

陈孝信先生如是说

论大陆“观念水墨”(节选  )
要考察它的来龙去脉,还需要把时间往回倒十年。最初的实验发生在湖北JL群体(一九八六)的吴国全(黑鬼)身上。他当时创作了一件称为“黑鬼传”的“作品”,其实是水墨画加装置,组合而成。画面部分20米X4米,“无一不是浑‘噩’的形象与墨迹的组合,其中常点缀一些不相关的物象”(据高名潞等著:《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429页):装置部分20米X4米。“除了由雕塑、手套、破衣、旧袄组成的‘软雕塑’,还有蜡烛、钢笔等‘硬雕塑’,选择的随机性不在‘鬼画’之下”(同上)。据悉,该“作品”先在湖北青年艺术中心展厅展出(1986年11),后又进了中国美术馆(1987年4月,观众反应:贬百分之五十一;褒百分之四十九。如今来看,《黑鬼传》还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加法,内在的联系并不紧密,因而尚称不上是“观念水墨”,但在当时,已足以让人们感到“触目惊心”的了。

(陈孝信)


编辑:大虫书话  

本期作者:老赫(黑鬼)

本期学术支持:  吴国全  大蟲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