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氤氲,诗艺淋漓
2018-08-05 李肇瑜


李肇瑜

男,福建尤溪人。现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台湾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教育学会美术研究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理事,厦门民盟画院理事、画师。主要研究中国水墨画,擅长中国山水画、漆画、油画,以及诗歌、散文、艺术评论等写作。

作品欣赏

家山秋色  (直径41cm)

秋山云海(直径50cm)

泉鸣山更幽(直径50cm)

又见家山雾起(直径50cm)

阅尽重山秋(直径50cm)

故乡之晨(40×40cm)

家山深处有乡音(50×50cm)

踏青图(40×40cm)

戴云春暖水生烟

家园(200X228cm)

家山竞秀(六尺全开)

静静的港湾

山乡秋色(四尺条)

家山秋色 97×37cm


独立水天(35x137cm)

鼓浪之春

鼓浪之春2

鼓浪之春3

故乡云水地(50X168cm)

家山翠色

家住青山云雾间(45×137cm)

秋风入闽满地金

山地秋歌

晓雾入重山

云山妙境图

春(50X50cm)

独立秋风(50X50cm)

荷风送香(50X50cm)

静秋(50X50cm)

清秋(50X50cm)

秋(50×50cm)

秋塘(50×50cm)

思梅图(45X50cm)

望梅图(45X50cm)

寻得残叶自安心(50×50cm)

和风(四尺条)

荷(四尺条)

清风(四尺条)

名家点评

我心目中的李肇瑜

文/安玉仁
2018-5-16
   
在我心目中李肇瑜是个才华横溢,为人正直的艺术家,因为我们三观很是一致,所以走得也便近了。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谈笑风生,当然更多的还是谈论艺术,或是谈论跟艺术有关的事情。

肇瑜在绘画方面是个多面手,是个发展比较全面的艺术家,这可能与他上大学读师范类有关。应该说他诸画皆能,尤其擅长水墨山水。他对艺术的态度既严谨,又开明,尊古,但不泥古,他师古师今师造化,没有门户之见,而且能兼收并蓄,广泛吸纳,这样就使得他的山水画自成面目,自成章法。大家都知道,绘画是很自我很个性化的东西,但要画出好的画,却没那么简单,需要天赋和悟性,以及良好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你深沉,画出来的东西自然深沉。好的作品一定是气韵生动的,肇瑜应该说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特质与条件,所以他的画墨色氤氲,酣畅淋漓,气韵生动,很有气势,让人读后感到痛快、过瘾。在他的画中“气韵”,表现的是一幅作品完成后的整体效果。所以他的作品很好看,也很耐看。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肇瑜上课之余的工作状态就是这样,他不是在工作室作画读书,就是在外地采风写生。面对田园山野,写自然之生气,借以抒发胸中浩然正气。深知丹青无止境,岂教白发等闲生。总而言之,他勤奋有加,无一日闲过。我曾为他写过一首七言小诗,题目叫《寄李肇瑜》肇瑜水墨堪玩味╱淋漓潇洒尤酣畅╱胸有丘壑山水奇╱全赖勤劳手一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事实上,“心源”比“造化”更重要。一幅作品在完成前,务必要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敢言天地是吾师”“搜尽奇峰打草稿”,肇瑜在这方面一直是积极的实践者,做的远比说的多。他对大自然心存敬畏,主张在真山真水中放飞思绪、寻求灵感,寻求灵性,将山水之真性情通过他独特的笔墨语言表现出来。

另外我认为肇瑜是时下画家中很会写文章的一个,他笔下的诗文,既有诗情,又有画意,既能言情,又能状物,而且还有很强的画面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他又是时下文人中很会画画的一个。实在难能可贵。这些无疑是他的优势所在。所以说肇瑜的才能和成就是多面的。他画中的奥妙,有时很难用语言说清,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记得德国大文豪歌德曾说过“艺术是舌头无法说出来的东西”。但是,只要有文化修养的人都会感受得到。他在艺术上的追求与探索是成功的,是有价值的。

画如其人自从容,挥毫落纸云烟生。胸中有丘壑,下笔风雨快。画以天籁为上品。画本质是抒情的诗。通过肇瑜的画我们能看到他在绘画上的造诣、力道和成色。李肇瑜是具有真材实料的真画家也!希望继续忍受寂寞,并时时不忘先贤遗教:耐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唯有大寂寞,才能成就大艺术,倘若如此,那肇瑜的艺术前途必将未可限量!

这应该就是我心目中的李肇瑜。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