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灵光 ——读胡思旗水彩作品手记
2021-03-30 胡思旗
画家写生照

胡思旗《海门风港之一》 水彩  56x76cm  2019


胡思旗《海门风港之二》 水彩  56x76cm  2019


水韵灵光

——读胡思旗水彩作品手记

文/黄永生


从威尼斯回国第二天,我还处在倒时差的迷糊状态,厦门水彩画家再次组织周末去写生。我从群里看到胡思旗的四幅水彩作品,色彩明快,线条轻松,使我迷糊状态一下子清醒过来,眼前一亮,心有所感,他的作品闪烁着德国批评家本雅明分析古典作品时提到作品应有的灵光。


时差倒过来后,我将胡思旗的四幅作品拷贝到电脑上,大屏幕看他的作品,每幅作品画面发出本雅明式灵光。画面上没有光线塑造,而灵光闪烁太强烈了,我想为他的作品说几句看图说画。


小说家菲茨杰拉德有句名言,你要批评别人时,先想一下不是所有人都有你那些先天条件。先天条件是人们常说的本钱,你没本钱不要评判别人的作品,此刻我想的不是自己有无本钱,而是胡思旗有作画的先天条件。不是从这四幅作品得出这一判断,而是观察他一年前与我们一起写生的整个过程,不同时段他的作品总有动人之处。他的速写作品虽不是他的主流,却包含他的观察与思索。他忙起来没长时间作画就用短时间画速写,速写成了他不忘初心的标志,他在繁忙之中从不放弃绘画思考。


胡思旗有画画的先天条件,表现在他始终保持想画画的冲动。先天条件是与生俱来,后天你再怎么努力也难弥补。在他身上的先天条件自然而然,一点没有刻意为之之造作。在有限的感性世界里,用有限的材料媒介,选择最简易的线条形式,最关键是所有这些有限,早已被很多画家玩出很多佳作,有限已到了无可容身的程度。在这样的无可容身态势下,他居然画出水韵灵光的画面,不是先天条件还能是什么。


我曾用拉一根线条去遛狗形容他的语言,拉一根线去遛狗,其关键是那根线,线是可见的,那只狗是看不见的,从可见的看到他想求索的那些不可见。狗的特性是敏感,线条借助敏感,好像有一只无形之狗在感性对象上嗅一嗅闻一闻,每个对象被线条勾出来,对象在他的笔下显出个性化审美趣味。在胡思祺的画面上,线条是语言主体,那根线条末端是一只无形之狗,用一只无形之狗形容画家内心想要似不恰当,但抓住敏感却能说出其先天条件之本质。



正是敏感这一先天条件,使画家能从自然对象那里感受某种不存在的东西。这种不存在的东西是什么,批评家也难下个明确定义,通过他的画面确实能从其作品感受其中发生了什么,即是前面提到的在无可容身的有限里掐到那能呈现自己语言个性的征象。而这个个性化语言征象属于不存在的不可见,画家触摸到它,继而用线条将它遛出来。


同样一座山,相同两艘船,平常几棵树,在画家笔下被化解为整体语言的碎片,这些碎片类似语言文字,经过他组合的文字,轻松活泼,行云流水,水韵灵光。自然有其自己的形式,他的先天条件表现在,他能拆解自然形式,拆解是一个分析手段,他将水墨画的平面意识用到水彩处理上,拆解由分析转化为认知。


胡思旗的先天条件还表现在专注,他的五官长得专注,还在于他将心灵聚焦在某一点上,当其心灵透过眼睛盯住自然对象那一刻,对象被化解,精神被激发。遁入自然之中,蜕变于对象之外,写生循着自然而去,却向着内心而来,那只无形之狗显现为弥漫整个画面之灵光。这个灵光大概是刘勰描述的神采,不借助光线描绘,而是将精神灌注色彩线条之中那种遇神而化。



2019年12月25日


胡思旗《慈济宫的早上》 水彩  56x76cm  2019

胡思旗《村口》 水彩  56x76cm  2019

胡思旗《冬日乐章》 水彩  56x76cm  2019

.
胡思旗《老厝廊亭映红砖》 水彩  56x76cm  2019


胡思旗《老树斜阳》 水彩  56x76cm  2019

胡思旗《落日余晖》 水彩  56x76cm  2019

胡思旗《榕树下》 水彩  56x76cm  2019

胡思旗《滩涂》 水彩  56x76cm  2019

胡思旗《天井》 水彩  56x76cm  2019

胡思旗《午后》 水彩  56x76cm  2019

画家胡思旗

画家简介

胡思旗1975年6月出生,毕业于集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创办大雅传奇企业。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厦门文件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厦门工业设计学会秘书长、厦门水彩画会会员。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