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肇戎,生于中国书画之乡福建诏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丹青,师从中国画名家张林荣先生研习国画创作。





“绘画是我一生情感的寄托。”吴肇戎老师说,年轻时自认为绘画是一生的事业,渐渐步入中年后,他意识到绘画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以信赖、可以倾诉、可以托付的终生的知己。也许正是这种对绘画非同一般的情感,令吴肇戎老师从众多画家中脱颖而出,成为中美协的一员。







吴肇戎的花鸟画,追求是以朴实自然。“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风不待五色而粹。是故运墨而五色俱,谓之得意。”其野趣得其意而寓之于线条的飞扬迟滞,墨色的枯湿浓淡,点的纵横稠稀,皴的披麻斧劈。在物什的天真朴拙,不饰雕琢中表现其野趣。体现在作品中,则无一不是自然天成,野趣横生。茂腾腾的牡丹花,明艳艳的紫藤萝,娇滴滴的荷花,错落有致,疏密有间。






吴肇戎的山水画,无论是写意国画或者泼墨重彩,都描写出了物象之生命力、活力,体现了气韵生动的绘画审美原则。吴肇戎的山水画以气势见长,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陶冶情操,搜集素材。他往往取景宏伟的山水,用雄浑的笔墨抒发自己内心的豪情。他既敢于用泼墨泼彩法铺陈画面,又善于精心收拾,力求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他的重彩山水突破了传统以线皴为主的审美格局,即明清以来文人写意山水画固定繁缛的程式,反之以斑驳陆离的抽象水墨表现了山水的大美,意象纵横,墨彩淋漓。他的山水画并不具有固定不变的格式和形态,有时高古苍润,有时粗野放纵,有时简洁精微,有时壮怀激烈。无论是从整体的结构把握,还是对局部绘画的处理,都让人体会到,那不是对形的客观摹拟,而是对形的意象化处理,突出的是神采。他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西画光线处理法,使山水画更富有立体感和透视感。大多远用中锋勾勒每一线条,用水破墨皴法画出的每幅作品其幽深源远。笔下作品感受真挚,色彩明亮,用笔灵动而热情,是一个严肃而执着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有生命,有阳光,有情感,更多的是无尽的意境,让人心动。他很熟练地表现所有绘画的元素,充分发挥了独特魅力。我们可以从作品中领略到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风采;品味出美丽的神韵,闻到生活的芳香。他笔下真乃情交融,一山一水,一树一石,无不倾注其情其爱,充满意趣,极具清新自然的艺术感染力。






